2012年上半年《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试卷下载

卷面总分:120分
答题时间:180分钟
题量:50题
题型:单选题, 多选题, 问答题
价格:6金币

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1.00分
  • A.瞬时有大量水涌入巷道
  • B.涌入的水中有明显的硫酸根离子
  • C.后期涌水趋于稳定且不易疏干
  • D.设备浸泡后出现明显锈迹
3 问答题 1.00分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该井底车场为常见的环形车场,排水系统由两条独立的水仓构成,施工单位所编制的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所有的施工工序时间都已不能再缩短。

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巷道交岔点D施工时,由于开挖断面大,施工单位采取了短进尺、预支护、早封闭的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但施工进度慢,延误工期10d。事件二:主井绕道工程E施工中发现围岩的稳定性很差,与地质资料提供的条件不符,施工单位采取了加强支护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但延误工期20d,增加施工成本20万元。事件三:水仓入口工程G施工时,因施工单位安排失误,发生工程延误,延误工期20d,并影响了其后续工程内水仓M和外水仓N的正常施工。


问题:









问题1【参考答案】关键线路为:(1)B-F-L(①→③→④→⑦→(12));(2)C-F-L(①→④→⑦→(12));(3)B-G-M-N(①→③→④→⑧→⑨→(12));(4)C-G-M-N(①→④→⑧→⑨→(12))。计算工期为200d。


【解题思路】(1)首先需要确定网络从起点到终点共有几条线路,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条线路的长度。(2)线路长度是指从起点到终点构成该线路的各工序持续时间的总和。(3)所有线路长度计算完毕后,比较各个线路长度的大小,线路长度最大的,即为该网络的关键线路。(4)关键线路的长度即为计算工期。问题所给网络自起点至终点共有7条线路。分别是ADHJ、BEK、CFL、CGMN、BFL、BGMN和BEHJ。然后分别计算其线路长度。线路ADHJ的长度为:20+20+50+80=170(d)线路BEK的长度为:30+30+90=150(d)线路CFL的长度为:30+80+90=200(d)线路CGMN的长度为:30+40+50+80=200(d)线路BFL的长度为:30+80+90=200(d)线路BGMN的长度为:30+40+50+80=200(d)线路BEHJ的长度为:30+30+50+80=190(d)比较可知:最长路径长度为200d。由此可以确定有四条关键线路,其计算工期为200d。需要注意的是:(1)网络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2)计算线路长度过程中,一定要从起点出发,自左向右到终点结束,分别计算出每一条线路上各个工序持续时间的和,即线路的长度。


【考点解析】本题考核的要点是:(1)线路或路径长度的概念。路径长度是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至终点(也称汇点)所经过的线路(路径)上各个工作持续时间的和。(2)关键线路的概念。如果没有掌握其含义,自然无法确定关键线路。(3)工期的概念。本题所涉及的工期实际为计算工期,即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长度。



问题2【参考答案】事件一:不影响总工期;事件二:影响总工期;事件三:影响总工期。


【解题思路】判断某一事件的延误是否会对整个网络计划的总工期造成影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分析:(1)首先看引起延误的事件是否发生于关键线路上,如果是,则该事件必然导致总工期的延误,无论延误多长时间,都必然造成总工期的延误;(2)如果引起延误的事件不在关键线路上,而是发生在非关键线路的工作中,此时需要根据该延误是否超过该工作(即发生延误的工序)的总时差,如果延误时间小于该工作的总时差,则对总工期没有影响;反之,则会造成总工期的延误。如事件一发生于线路A-D-H-J上D工作施工过程中,该线路为非关键线路,其长度为170d,D工作的总时差为10d,该工作延误的时间为10d,延误时间未超过其总时差,所以事件一对总工期未造成影响。显然,如果延误事件发生于关键线路,问题就比较简单。如果延误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那么问题相对较复杂,需要在算了该工序的总时差后,才能做出判断。


【考点解析】本题的考核要点是:(1)延误事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对总工期造成影响。(2)工序总时差的概念、总时差与总工期的关系及其计算。对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的延误,要判断其是否影响总工期,首先需要该工作的总时差。因为总时差是该工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实施时间的最大范围,超过这个时限,即会对总工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掌握总时差的计算方法。网络中工作i的总时差TF按下式计算:TFi=LSi-ESi=LFi-EFi式中LSi—工作i的最迟开始时间;ESi—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LFi—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间;EFi—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



问题3【参考答案】事件一:无法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事件二:可获得10d的工期补偿和20万元的费用补偿;事件三:无法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判断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的责任在谁,如果事件的责任在甲方,则耽误的工期顺延,并要给予施工单位相应的经济赔偿,包括人员窝工损失、机械台班损失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事件责任划分时,需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凡是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造成工期延误或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如施工图纸交付延误、施工场地交付延误以及甲供设备未按时提供等;(2)凡是建设单位现场代表错误指挥,或者监理工程师错误指挥带来的损失,责任也由建设单位承担;(3)凡是由于建设单位承担风险责任的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或施工单位额外经济支出,其责任也由建设单位承担。如实际的地质条件与地质资料反映的条件不符等。(4)要注意不可抗力引发的工期延误、损失赔偿责任的划分。其关键是在合同正常履行情况下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根据公平原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工期顺延;如果因施工单位违约迟延履行遭遇不可抗力事件,此时的责任在施工单位,故不予施工单位赔偿。相反,建设单位可以依据合同向施工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了上述原则,就可以做出正确地解答。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对引发延误事件原因的分析和责任分担的判断,属于合同管理的范畴。因此,在对事件引起的赔偿做出确定之前,首先要依据合同法的公平原则区分事故责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施工赔偿额度的计算确定。



问题4【参考答案】将内水仓M、外水仓N顺序施工改为平行施工。


【解题思路】背景资料(事件三)明确因施工单位水仓入库工程G安排失误,导致工期延误20d,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工期不受此延误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提高后续工程的掘进速度(即缩短后续工程的持续时间)追赶进度,这时需要增加投入、调整机械装备等措施;(2)或者通过增加工作面,采取平行施工的措施,也就是说增加施工队伍的做法来加快后续工程的施工。那么究竟采取那个措施,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根据背景资料的分析,C-G-M-N关键线路上的M、N两项工程分别为矿井的内、外水仓,而且水仓入口工程G已经施工完毕,具备增加施工队伍、平行作业的条件,因此采用措施(2)。需要强调的是,在矿建工程进度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


【考点解析】问题4考察在进度计划的执行出现偏差时的纠偏能力,即进度计划的控制能力。在解答问题工程中,首先要清楚追赶进度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适合什么条件,以及措施的效果会如何等。显然,如果采取措施(1),在不增加工作面、只增加投入和调整高效设备的条件下,仍坚持一个工作面掘进,其掘进速度提高的效果有限。所以这时需要考虑有无增加施工队伍、实现平行作业的可能和条件。对于本题来说,水仓入口工程G已经完成,从施工作业的空间上讲,已经具备平行作业的条件,为此,将进度计划中的内水仓M、外水仓N顺序施工改为平行施工。

4 问答题 1.00分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的立井井筒施工,该井筒净直径5.5m,井深386m,井筒检查孔所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比较简单,预测井筒最大涌水量不大于5m/h。该施工单位根据井筒的特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立井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施工方案,主提为JK22.8/15.5型提升机配4m吊桶,副提为JK2.5/20型提升机配3m吊桶,井架为V型凿井井架,采用FJD-9型伞钻打眼,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段高3.6m金属伸缩式模板砌壁。在井筒施工至井深293.6m时,井壁总漏水量为1.2m/h,工作面继续下一循环作业,爆破通风后下井检查发现工作面出水,实测涌水量为15m/h。施工单位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提出采用工作面打止浆垫进行注浆的施工方案。业主认为涌水量不大,坚持要求强行通过。于是,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把明显出水点的涌水导出,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同时,为避免水泥浆流失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振捣。最终,施工单位所施工的296.1~315.2m井段共计6模井壁较正常作业时间多增加工期13d,各种人工及机械费用额外增加86.5万元,且井壁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井筒掘砌至马头门附近时,井底信号工因病请假,班长临时指定一名工人担任信号工。在一次吊桶下放通过吊盘时,信号工未及时发送停止信号,吊桶未减速直接下放冲撞抓斗,使抓斗坠落造成井底作业人员1人死亡、1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5 问答题 1.00分

某施工单位A中标了一矿区机修厂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规定: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250万元,总工期为8个月,按月结算工程款;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0%,在工程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建设单位从第一个月起从每月工程进度款中扣除10%作为保修金,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5%。施工单位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制定了基坑支护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通过。经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A将厂房的基坑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专业的土方施工单位B。分包合同约定:土方工程量估计为12万m,单价为6元/m;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0%时调整单价,单价调整为5.5元/m;最终按实际工程量结算。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侧壁出现裂缝,通知施工单位A停止施工,将人员撤离。但项目经理考虑到工期紧张,未通知B单位。结果3个小时后,基坑侧壁突然坍塌,3名施工人员受重伤,部分机械损坏。事后统计事故经济损失为6万元,影响工期10d。事故调查表明因地质勘查数据不准确,造成了支护方案不当。重新确定支护方案后,工程继续施工。土方工程最终工程量为16万m。经施工单位A的努力,工程按期完工。


施工期间各月完成的产值如下表所示:


问题:










问题1【参考答案】工程预付款可用于购置工程材料、购置或租赁施工机械、设备,修建临时设施的建设,施工队伍进场等工作。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预付款的概念和用途。


【考点解析】工程预付款又称材料备料款或材料预付款。预付款的支付比例不宜高于合同价款的30%。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预付款,承包人对预付款必须专用于合同工程。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进度中抵扣。预付款用于承包人为合同工程施工购置材料、工程设备,购置或租赁施工设备、修建临时设施以及组织施工队伍进场等所需的款项。



问题2【参考答案】(1)4月份工程进度款为:120*(1-10%)=108(万元)。(2)9月份工程进度款为:170-1250*10%÷2=107.5(万元)。(3)10月份工程进度款为:140-1250*10%÷2=77.5(万元)。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方法。本题中,4月份工程进度款应为本月产值减去按合同约定应暂扣的保修金。9月份和10月份保修金已达到合同约定的总金额,作为工程的最后两个月,按合同约定,应平均扣回工程预防款,故9月份和10月份的工程款应为该月份产值减去应扣除的工程预防款金额。


【考点解析】承包人应在每个付款周期末,向发包人递交进度款支付申请,并附相应的证明文件。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进度款支付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本周期已完成工程的价款、累计已完成的工程价款、累计已支付的工程价款、本周期已完成计日工金额、应增加和扣减的变更金额、应增加和扣减的索赔金额、应抵扣的工程预付款、应扣减的质量保证金、根据合同应增加和扣减的其他金额、本付款周期实际应支付的工程价款。发包人应扣回的工程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同期结算抵扣。经发、承包双方确定调整的工程价款,作为追加(减)合同价款与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



问题3【参考答案】土方工程的工程款为:12*(1+10%)*6+[16-12*(1+10%)]*5.5=94.6(万元)。


【解题思路】按照土方工程分包合同约定“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0%时调整单价”。本工程估计工程量为12万m,调整幅度为10%,即,12*(1+10%)=13.2万m。故土方工程完成量中13.2万m,按原综合单价6元/m计算;超出部分16-13.2=2.8万m,按照调整后的单价5.5元/m计算。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调整方法和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



问题4【参考答案】本次事故的责任方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A。


【解题思路】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A在制定基坑支护方案时主要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该基坑施工调查表明,地质资料不准确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故提供地质勘查资料的建设单位负有责任。另外,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时发现问题已通知施工单位A停止施工,施工单位A没听从指令继续施工,且未通知施工单位B,导致事故发生,故施工单位A在本次事故中也负有责任。


【考点解析】本题对项目施工质量责任的判断。



问题5【参考答案】施工单位B应向施工单位A提出索赔。理由是:施工单位B是施工单位A的分包单位(施工单位B和施工单位A存在分包合同关系),不可以直接向业主提出索赔。


【解题思路】土方工程事故中,主要责任方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A,故施工单位B受到的损失是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可以进行索赔。由于施工单位B是施工单位A的分包方,进行工程索赔时,只能向总包的施工单位A进行索赔,不能直接向业主索要赔偿。而施工单位A亦可向建设单位根据双方责任的划分,进行一定的索赔。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和索赔管理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