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程测量

题量:36题
题型:问答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第3章 工程测量, 此试卷为参加"测绘案例分析"的考生提供的"第3章 工程测量"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1 解析题 20分
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
  1.已有资料
  (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
  (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
  (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4)其他相关资料。
  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
  (1)0.5″级全站仪 1台套
  (2)双频GPS接收机 5台套
  (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 1台套
  (4)DS05型水准仪 1台套
  (5)50m钢卷尺 1个
  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两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四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两个建于周边10层楼的楼顶,两个建于地面上。
  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等。[2011年真题]
  问题:
  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
  2.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3.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
2 解析题 20分
 某大桥总长4875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60+380+160)m的3跨连续漂浮体系PC斜拉桥,斜拉索按空间分布,桥塔采用钻石形,边跨设一个辅助墩。桥面净宽31m,分8车道,该桥桥塔140.3m,自身荷载巨大,风、潮湿影响显著,受力情况复杂。桥上交通繁忙。高峰时车流量超过5000辆/h。为了确保大桥安全运行,避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和影响,必须对其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某勘察测绘研究院承接了该项目任务,并进行了塔顶水平位移、基础沉降、主梁挠度、主梁及主塔应力、斜拉索索力等变形监测内容。大桥南北桥塔基础承台的监测点距基准点最远不超过600m,并在大桥南北塔的塔顶各设置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主梁上对应于主桥各墩顶的桥面上以及主跨的L/3、L/2、L/4(L为主跨长度)处设置9个挠度观测点。
  主要作业规范有:
  (1)《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4)桥梁变形监测及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等。
  问题:
  1.一般进行桥梁变形监测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2.精密水准测量每站水准路线一般不超过60m,当采用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的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时,则每站(距离为60m)高差中误差M站为多少?离基准点最远的监测点的差异沉降量的中误差MAH为多少?
  3.针对本案例,简要说明其监测实施方案。(提示:所用仪器及精度指标,观测方法及计算等)?
3 解析题 20分
某待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中央子午线为×××°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5.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施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2011年真题]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