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0分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3月31日,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立即觉得味儿有些怪,便将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毒物并没有立刻发挥作用,直到黄洋来到图书馆,最开始的呕吐方才出现。中午,黄洋独自步行前往距离学校仅一街之隔的中山医院就诊。当日,他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为他开出了抗感染及解痉的处方。下午16:00,黄洋的体温攀升至39.3度,一开始坚持不愿打退烧针、吃退烧药的他终于松口,对医生表示愿意接受打退烧针。
第二天,黄洋第一次接受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这两大项内的数个重要指标均不在正常值内。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他的一位师兄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林某随后进入警方的排查视线。
后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对于毒物来源,有关资料显示,林某发表过的多篇论文均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他在做实验时有很多机会接触这种剧毒物。警方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有毒物品来自校方实验室。
2.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安全涉及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
2012年9月24日凌晨5时30分左右,位于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突发血案,一男子进入女生宿舍7403B房间行凶,造成住在下铺的4名学生3死1伤。
据了解,行凶男子张某为内蒙古一大学学生,之前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7403B宿舍一陈姓女生通过网络熟识,后因矛盾纠葛而报复杀人。事发当晚,张某欲报复的这名陈姓女生因请假回家,不在宿舍住宿而幸免于难。
24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出事的宿舍楼仍在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入,近百名女生正在旁边的草地上三五成群地休息聊天。有女生告诉记者,一大早她们就被要求离开宿舍,何时能回去尚不清楚。在采访中,她们称学校管理比较混乱,外人可以随意出入学校,也经常有男的出入女生宿舍。记者在校门口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在当天发生了恶性杀人案件、校方严厉管制的情况下,仍有一些非学生模样的人出入校园而未经查验。记者在校外采访,多人表示,虽然他们不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但出入学校并没有人查问,其中有一人表示,23日晚上11点他还自由进出该校,没想到五六个小时之后竟然发生了杀人血案。
这起杀人血案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网友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禁提出疑问,校门口有门卫、进女生宿舍区有值班室、有监控、宿舍楼有大门、7403B房间也有房门,犯罪嫌疑人张某如何持刀闯过一道又一道防护,进入7403B房间连杀3人伤害1人?一道道防护,如果有一个环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同时,在百度、天涯等网络论坛,多名网友指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混乱。有网友称,“治安管理形同虚设,这就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失职!这个学校存在诸多问题,学校领导难辞其咎!”
网友“qqiang19910704”:希望校方加强安全,我女朋友也是该校的,我曾经也去过她们宿舍,女朋友表示宿管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每次去接女朋友,总能看到男生出入女生宿舍。男生翻栏杆的在他们学校都是正常现象。校方难道不准备给个解释吗?
网友“逝祈”:门窗坏了平时爱理不理,窗户没有防护栏,大门、单元门都不能锁上,女生又手无寸铁,怎么能不惶恐?
3.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犯罪,不仅辜负了国家和人民的培养,毁坏了个人前途,也给校园安全造成了危害。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大学生犯罪手段残忍、犯罪性质严重。此外,大学生犯罪类型也具有了多样性,包括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蓄意破坏公物、非法传销、计算机犯罪等。
2012年2月13日,来自深圳的“90后”大学新生何某在宾馆杀害了自己的女友康某,事后伪造自杀现场,而杀人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情侣间一点小小的争执。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药某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送完女朋友返回途中,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某。后药某下车查看,发现张某倒地呻吟,因怕她看到自己的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了杀人灭口的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某连捅数刀,致张某当场死亡。杀人后,药某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药某在供述杀人动机时说:“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社会学家、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演变成杀人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不仅仅是案情本身,行凶者的大学生身份和他的杀人动机,也给整个社会以警醒。药某不光法律意识淡薄,而且极度自私、冷漠,视生命如草芥,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培养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认识人,是我们每个家庭、教育部门和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年轻人形成了以金钱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没有形成珍视生命和对生命崇敬的社会心理状态,这样就会因为金钱而轻易剥夺他人的生命。弘扬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已成当务之急。
4.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和团伙利用高校的政治影响大、信息传递快、人员相对集中、大学生防范犯罪侵害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在校园内实施犯罪行为,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扰乱了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2003年2月25日中午,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农园餐厅相继发生爆炸案,清华大学6人受伤,北京大学3人受伤。3月8日凌晨,涉嫌制造此案的犯罪嫌疑人黄某在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的猎人网吧被抓获。经审讯,黄某交代,2月19日,他从海口携带黑火药乘火车到北京,在北京购买了相关物品后,在暂住的一家招待所内制造了爆炸装置,并于作案后当天离开北京,28日返回福州的父母家中。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黄某在接受警方审讯时称:“选择在清华、北大制造爆炸案,是因为两校都是名校,在那里搞爆炸可以出名。”
随着高校办学主体及后勤社会化等多重变革,高校与社会不断渗透融合,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也与日俱增。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目前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同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比例、校园暴力事件等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来自校外的暴力侵害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现代高校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法律知识及消防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的普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才有充分的保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能否拥有一个稳定和谐、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5.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要为本科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该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祁畅说,中心对368人次的心理咨询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得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是情绪问题,其次是个人发展和自我认知问题,再次是恋爱和学习问题。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彭贤表示,近年来,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不和、学习和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独生子女往往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又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又无合适的排解渠道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更有甚者,因找不到支撑生命价值的信念,便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办公室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全国高校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三成大学生对寝室矛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另有三成则认为,在学校里最不开心的,就是在寝室里与室友们相处时产生矛盾。一些网友的感叹令人毛骨悚然,有很多帖子称:“我也曾想干掉过我的室友”;“幸好我的杯子随身带,否则早没命了”……这些半真半假的帖子背后,隐藏着的是大学生们在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紧张和焦虑感。
教育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原因大致有:年轻人个性比较自我,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这些作为人生的新课题,有的人在各种磕碰中逐渐磨合、学习,并适应下来;有的人,虽然不适应,但最终隐忍下来;但还有的人,他们不适应,更不隐忍,最终便以惨烈和尖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曾经的马加爵和朱令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就是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几起。
从海外名校的经验看,除了知识性技能灌输,主动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提前“引入”学生的寝室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也很重要。哈佛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年,校方新生主任就会刻意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兴趣爱好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寝室,让他们迅速体验文化冲突、生活习惯冲突、个性冲突等带来的强大压力,为他们走上社会提前锻炼适应能力。
7.按理说,进到高等教育的校园之内,学生的素质应该相对较高,因为知识程度、法制观念比较高,相对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但是依然还会在校园内发生一些刑事案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此进行了分析。
马加爵当时说过,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些什么。有的学生忙于学业,虽然天天住在一起,但是很少交流。大学生群体有他们特殊的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更多是在宿舍、教室、实验室,很多人都是各自忙碌,更多的人面对的是电脑,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有时人的心理问题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神经活动就发散了。另外,要通过一些组织、活动让他们有交流,彼此了解大家的问题,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支援。
此外,关于生命的教育还是相对薄弱,家长在孩子刚刚懂事时就要灌输不能伤害生命的思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底线。而且生命是很脆弱的,伤害很容易,想挽回很难。所以让孩子去明白生命不光是一个人的事,他的背后有亲人、有家庭。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强调,并且在不同年龄段给孩子灌输。
很多人评判“优秀”指的是能力非常优秀,但是一个朴实的、善良的人更为重要。在案件研究中我们发现,善良真的可以自保,但是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自信地觉得自己做了案人家找不到。像马加爵,当时为了逃跑,买了几张火车票,他自己没有确定往哪个方向去,他觉得别人肯定找不到他。警察是国家机器,当人们的行为触犯了人类最基本的底线,伤害到人类共同的情感时,社会就会以一种法律方式讨回公平。所以很多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是没有法律意识,因此还是需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同时要让大家知道法律是保护每个人的。大家都有法律知识,都遵守法律,才能人人得到保护。

8.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文翁大讲堂”,邀请著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为成都市千余名教育工作者作了“中国教育的问题及改革出路”的专题报告。
熊丙奇教授表示,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下,对学生只有知识上的培养,而没有去关注其心理、人格健康,所以导致很多类似于“复旦投毒案”的悲剧发生。在基础教育方面,竞技教育、功利教育问题严重,学校不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不少教育工作者成了工厂的加工者,所以才有了一个学生考上状元,学校便为他立铜像的怪象的出现。“当下我们缺失对学生人格、生命、生活、生存的教育,以上问题不解决,教育就难以培养出合格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市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蔺桂瑞认为,“复旦投毒案”看似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实际上还是有其产生的土壤的。
“我们的教育导向,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技能教育,而对于培养健康的人格、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平和的态度和情绪,人际关系如何平和地相处,等等,重视远远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导向。”蔺桂瑞说,“我做了20年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接触了太多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伤害发生的个案。这里面相当大的部分都是名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博士,我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才再多的技能,学历再高,也是白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可能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中的数据表明,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10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
两个调查的统计口径不一,但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是持续和普遍存在的。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在德育课程中加入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也大都配有一些心理咨询专业教师,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化解了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据介绍,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高校需按师生比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且最低不少于2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不充足,经费也严重匮乏。这方面,美国大学的架构或可学习:从内容上看,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等;而从实施途径上看,有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校园生活的渗透作用、进行社会服务及设立健康图书馆等。这些远较国内简单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几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更系统和全面。
9.“复旦投毒案”发生后,教育部发出通知,重申要加强对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和各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属学校和本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使用、管理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性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同时,进一步严格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健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严禁混放、混装,做到规范操作、相互监督。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做到“四无一保”,即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对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要参照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落实“五双”,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纳入工作业绩考核,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学校安全工作至关重要,重视和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和谐、平安、活泼向上的校园环境,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职责,是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亿万家庭幸福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安全工作还面临着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做到校园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4”,概括我国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0分)
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资料6”中写道:“有的人在各种磕碰中逐渐磨合、学习,并适应下来;有的人,虽然不适应,但最终隐忍下来;但还有的人,他们不适应,更不隐忍,最终便以惨烈和尖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三)当前校园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请你谈谈“给定资料6—9”对做好高校校园安全工作有哪些启示。(2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四)“给定资料2”中提到,“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请参考“给定资料”,并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总字数800—1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问答题 20.00分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3月31日,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立即觉得味儿有些怪,便将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毒物并没有立刻发挥作用,直到黄洋来到图书馆,最开始的呕吐方才出现。中午,黄洋独自步行前往距离学校仅一街之隔的中山医院就诊。当日,他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为他开出了抗感染及解痉的处方。下午16:00,黄洋的体温攀升至39.3度,一开始坚持不愿打退烧针、吃退烧药的他终于松口,对医生表示愿意接受打退烧针。
第二天,黄洋第一次接受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这两大项内的数个重要指标均不在正常值内。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他的一位师兄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林某随后进入警方的排查视线。
后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对于毒物来源,有关资料显示,林某发表过的多篇论文均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他在做实验时有很多机会接触这种剧毒物。警方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有毒物品来自校方实验室。
2.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安全涉及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
2012年9月24日凌晨5时30分左右,位于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突发血案,一男子进入女生宿舍7403B房间行凶,造成住在下铺的4名学生3死1伤。
据了解,行凶男子张某为内蒙古一大学学生,之前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7403B宿舍一陈姓女生通过网络熟识,后因矛盾纠葛而报复杀人。事发当晚,张某欲报复的这名陈姓女生因请假回家,不在宿舍住宿而幸免于难。
24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出事的宿舍楼仍在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入,近百名女生正在旁边的草地上三五成群地休息聊天。有女生告诉记者,一大早她们就被要求离开宿舍,何时能回去尚不清楚。在采访中,她们称学校管理比较混乱,外人可以随意出入学校,也经常有男的出入女生宿舍。记者在校门口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在当天发生了恶性杀人案件、校方严厉管制的情况下,仍有一些非学生模样的人出入校园而未经查验。记者在校外采访,多人表示,虽然他们不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但出入学校并没有人查问,其中有一人表示,23日晚上11点他还自由进出该校,没想到五六个小时之后竟然发生了杀人血案。
这起杀人血案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网友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禁提出疑问,校门口有门卫、进女生宿舍区有值班室、有监控、宿舍楼有大门、7403B房间也有房门,犯罪嫌疑人张某如何持刀闯过一道又一道防护,进入7403B房间连杀3人伤害1人?一道道防护,如果有一个环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同时,在百度、天涯等网络论坛,多名网友指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混乱。有网友称,“治安管理形同虚设,这就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失职!这个学校存在诸多问题,学校领导难辞其咎!”
网友“qqiang19910704”:希望校方加强安全,我女朋友也是该校的,我曾经也去过她们宿舍,女朋友表示宿管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每次去接女朋友,总能看到男生出入女生宿舍。男生翻栏杆的在他们学校都是正常现象。校方难道不准备给个解释吗?
网友“逝祈”:门窗坏了平时爱理不理,窗户没有防护栏,大门、单元门都不能锁上,女生又手无寸铁,怎么能不惶恐?
3.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犯罪,不仅辜负了国家和人民的培养,毁坏了个人前途,也给校园安全造成了危害。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大学生犯罪手段残忍、犯罪性质严重。此外,大学生犯罪类型也具有了多样性,包括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蓄意破坏公物、非法传销、计算机犯罪等。
2012年2月13日,来自深圳的“90后”大学新生何某在宾馆杀害了自己的女友康某,事后伪造自杀现场,而杀人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情侣间一点小小的争执。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药某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送完女朋友返回途中,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某。后药某下车查看,发现张某倒地呻吟,因怕她看到自己的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了杀人灭口的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某连捅数刀,致张某当场死亡。杀人后,药某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药某在供述杀人动机时说:“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社会学家、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演变成杀人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不仅仅是案情本身,行凶者的大学生身份和他的杀人动机,也给整个社会以警醒。药某不光法律意识淡薄,而且极度自私、冷漠,视生命如草芥,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培养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认识人,是我们每个家庭、教育部门和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年轻人形成了以金钱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没有形成珍视生命和对生命崇敬的社会心理状态,这样就会因为金钱而轻易剥夺他人的生命。弘扬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已成当务之急。
4.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和团伙利用高校的政治影响大、信息传递快、人员相对集中、大学生防范犯罪侵害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在校园内实施犯罪行为,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扰乱了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2003年2月25日中午,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农园餐厅相继发生爆炸案,清华大学6人受伤,北京大学3人受伤。3月8日凌晨,涉嫌制造此案的犯罪嫌疑人黄某在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的猎人网吧被抓获。经审讯,黄某交代,2月19日,他从海口携带黑火药乘火车到北京,在北京购买了相关物品后,在暂住的一家招待所内制造了爆炸装置,并于作案后当天离开北京,28日返回福州的父母家中。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黄某在接受警方审讯时称:“选择在清华、北大制造爆炸案,是因为两校都是名校,在那里搞爆炸可以出名。”
随着高校办学主体及后勤社会化等多重变革,高校与社会不断渗透融合,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也与日俱增。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目前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同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比例、校园暴力事件等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来自校外的暴力侵害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现代高校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法律知识及消防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的普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才有充分的保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能否拥有一个稳定和谐、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5.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要为本科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该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祁畅说,中心对368人次的心理咨询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得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是情绪问题,其次是个人发展和自我认知问题,再次是恋爱和学习问题。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彭贤表示,近年来,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不和、学习和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独生子女往往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又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又无合适的排解渠道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更有甚者,因找不到支撑生命价值的信念,便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办公室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全国高校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三成大学生对寝室矛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另有三成则认为,在学校里最不开心的,就是在寝室里与室友们相处时产生矛盾。一些网友的感叹令人毛骨悚然,有很多帖子称:“我也曾想干掉过我的室友”;“幸好我的杯子随身带,否则早没命了”……这些半真半假的帖子背后,隐藏着的是大学生们在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紧张和焦虑感。
教育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原因大致有:年轻人个性比较自我,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这些作为人生的新课题,有的人在各种磕碰中逐渐磨合、学习,并适应下来;有的人,虽然不适应,但最终隐忍下来;但还有的人,他们不适应,更不隐忍,最终便以惨烈和尖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曾经的马加爵和朱令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就是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几起。
从海外名校的经验看,除了知识性技能灌输,主动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提前“引入”学生的寝室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也很重要。哈佛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年,校方新生主任就会刻意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兴趣爱好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寝室,让他们迅速体验文化冲突、生活习惯冲突、个性冲突等带来的强大压力,为他们走上社会提前锻炼适应能力。
7.按理说,进到高等教育的校园之内,学生的素质应该相对较高,因为知识程度、法制观念比较高,相对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但是依然还会在校园内发生一些刑事案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此进行了分析。
马加爵当时说过,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些什么。有的学生忙于学业,虽然天天住在一起,但是很少交流。大学生群体有他们特殊的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更多是在宿舍、教室、实验室,很多人都是各自忙碌,更多的人面对的是电脑,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有时人的心理问题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神经活动就发散了。另外,要通过一些组织、活动让他们有交流,彼此了解大家的问题,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支援。
此外,关于生命的教育还是相对薄弱,家长在孩子刚刚懂事时就要灌输不能伤害生命的思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底线。而且生命是很脆弱的,伤害很容易,想挽回很难。所以让孩子去明白生命不光是一个人的事,他的背后有亲人、有家庭。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强调,并且在不同年龄段给孩子灌输。
很多人评判“优秀”指的是能力非常优秀,但是一个朴实的、善良的人更为重要。在案件研究中我们发现,善良真的可以自保,但是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自信地觉得自己做了案人家找不到。像马加爵,当时为了逃跑,买了几张火车票,他自己没有确定往哪个方向去,他觉得别人肯定找不到他。警察是国家机器,当人们的行为触犯了人类最基本的底线,伤害到人类共同的情感时,社会就会以一种法律方式讨回公平。所以很多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是没有法律意识,因此还是需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同时要让大家知道法律是保护每个人的。大家都有法律知识,都遵守法律,才能人人得到保护。

8.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文翁大讲堂”,邀请著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为成都市千余名教育工作者作了“中国教育的问题及改革出路”的专题报告。
熊丙奇教授表示,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下,对学生只有知识上的培养,而没有去关注其心理、人格健康,所以导致很多类似于“复旦投毒案”的悲剧发生。在基础教育方面,竞技教育、功利教育问题严重,学校不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不少教育工作者成了工厂的加工者,所以才有了一个学生考上状元,学校便为他立铜像的怪象的出现。“当下我们缺失对学生人格、生命、生活、生存的教育,以上问题不解决,教育就难以培养出合格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市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蔺桂瑞认为,“复旦投毒案”看似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实际上还是有其产生的土壤的。
“我们的教育导向,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技能教育,而对于培养健康的人格、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平和的态度和情绪,人际关系如何平和地相处,等等,重视远远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导向。”蔺桂瑞说,“我做了20年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接触了太多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伤害发生的个案。这里面相当大的部分都是名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博士,我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才再多的技能,学历再高,也是白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可能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中的数据表明,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10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
两个调查的统计口径不一,但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是持续和普遍存在的。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在德育课程中加入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也大都配有一些心理咨询专业教师,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化解了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据介绍,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高校需按师生比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且最低不少于2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不充足,经费也严重匮乏。这方面,美国大学的架构或可学习:从内容上看,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等;而从实施途径上看,有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校园生活的渗透作用、进行社会服务及设立健康图书馆等。这些远较国内简单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几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更系统和全面。
9.“复旦投毒案”发生后,教育部发出通知,重申要加强对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和各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属学校和本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使用、管理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性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同时,进一步严格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健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严禁混放、混装,做到规范操作、相互监督。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做到“四无一保”,即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对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要参照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落实“五双”,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纳入工作业绩考核,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学校安全工作至关重要,重视和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和谐、平安、活泼向上的校园环境,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职责,是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亿万家庭幸福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安全工作还面临着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做到校园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4”,概括我国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0分)
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资料6”中写道:“有的人在各种磕碰中逐渐磨合、学习,并适应下来;有的人,虽然不适应,但最终隐忍下来;但还有的人,他们不适应,更不隐忍,最终便以惨烈和尖锐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三)当前校园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请你谈谈“给定资料6—9”对做好高校校园安全工作有哪些启示。(2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四)“给定资料2”中提到,“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请参考“给定资料”,并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总字数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