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00分

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

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四、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 你怎样看待他们 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以下对这则教学作业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题旨在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 B.第二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第一种眼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C.第三题设计目的单一、明确,即就全文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 D.第四题,对印象深刻的人进行一二百字的写作,主题要求宽泛,不符合写作教学的要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单选题 1.00分
  • 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
  • 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蕴味
  • 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文教学内容狭隘的缺陷
3 解析题 15.00分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①有人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豪迈壮阔的边塞才是风景。而你微微低头,看见的野花朵朵,嗅到的芬芳阵阵不也是风景吗 有人说,千山横断,万川并流,震撼激昂的山水才是风景,其实蓦然回首,身边的小桥流水不也很美吗
②世界上并不缺少风景,熟悉的地方也处处充满风景,所缺的只是一双灵动的双眸,一双善于捕提每一屡惊鸿之美的眼睛。
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一代金主马踏中原、游目江南之志的柳永可谓是没落失意,空有一不留神便溢得满纸词句灵动生辉的才华,却只落个柳屯田的“大”名。当他无意功名、寄情诗词之时,他募然发现,风景其实一直跟随自己,“才子词人”在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是白衣卿相”。他的才华得到无数人的认可,够了够了,能获得后世一句“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赞誉,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 这是每一个诗人所追求的最美风景——百姓的认同。所谓“浮名”,哪比得上“浅斟低唱” 有了这最美的风景,柳永在诗词的世界里也可以登基称王。
④“大师绝代风华,天才卓尔不群”,人们以为出书千万,稿费万千,便是一个作家所追求的最美的风景,可是,真正的作家却知道,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在自己身边。只要有一本好书,一领草席,在破庐中也有美丽的风景。当别人在围城里寻找风景,钱锺书却在围城之上沾沾自喜,因为他身边有书,有着最美的风景。“文革”之中,他便是靠着书籍怡然自得,哪管世间几多烦恼,大师自在风景之中。
⑤“迷,则乐境为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菜根谭》中的一句话道破天机。许多人苦苦追求风景,却不知道风景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身于其中,反而看不见风景。
⑥身边处处有风景,只不过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用心捕捉,你会发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也是美妙无比的风景,你所追求的风景其实近在咫尺。
⑦当你不断奔跑去追逐落日的余晖、天边的彩霞,你认为那才是最美的风景,请暂时驻足,望望脚边的池塘,那里也有天光云影,那里也有最美的风景。
⑧当你在人生路上匆匆奔跑,追寻风景,请驻足静心,用心探寻,风景就在你身边。
问题: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查看材料
4 解析题 15.00分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
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①有人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豪迈壮阔的边塞才是风景。而你微微低头,看见的野花朵朵,嗅到的芬芳阵阵不也是风景吗 有人说,千山横断,万川并流,震撼激昂的山水才是风景,其实蓦然回首,身边的小桥流水不也很美吗
②世界上并不缺少风景,熟悉的地方也处处充满风景,所缺的只是一双灵动的双眸,一双善于捕提每一屡惊鸿之美的眼睛。
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一代金主马踏中原、游目江南之志的柳永可谓是没落失意,空有一不留神便溢得满纸词句灵动生辉的才华,却只落个柳屯田的“大”名。当他无意功名、寄情诗词之时,他募然发现,风景其实一直跟随自己,“才子词人”在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是白衣卿相”。他的才华得到无数人的认可,够了够了,能获得后世一句“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赞誉,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 这是每一个诗人所追求的最美风景——百姓的认同。所谓“浮名”,哪比得上“浅斟低唱” 有了这最美的风景,柳永在诗词的世界里也可以登基称王。
④“大师绝代风华,天才卓尔不群”,人们以为出书千万,稿费万千,便是一个作家所追求的最美的风景,可是,真正的作家却知道,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在自己身边。只要有一本好书,一领草席,在破庐中也有美丽的风景。当别人在围城里寻找风景,钱锺书却在围城之上沾沾自喜,因为他身边有书,有着最美的风景。“文革”之中,他便是靠着书籍怡然自得,哪管世间几多烦恼,大师自在风景之中。
⑤“迷,则乐境为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菜根谭》中的一句话道破天机。许多人苦苦追求风景,却不知道风景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身于其中,反而看不见风景。
⑥身边处处有风景,只不过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用心捕捉,你会发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也是美妙无比的风景,你所追求的风景其实近在咫尺。
⑦当你不断奔跑去追逐落日的余晖、天边的彩霞,你认为那才是最美的风景,请暂时驻足,望望脚边的池塘,那里也有天光云影,那里也有最美的风景。
⑧当你在人生路上匆匆奔跑,追寻风景,请驻足静心,用心探寻,风景就在你身边。
问题:

请指出这篇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查看材料
5 解析题 15.00分
案例: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
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
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
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
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
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