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预览

1 解析题 0分
试题说明

客户A公司向你所在代理机构提供了自行撰写的申请材料(包括说明书1份、权利要求书1份)、以及检索到的2篇对比文件。现委托你所在的代理机构为其提供咨询意见井具体办理专利申请事务。

第一题:请你撰写提交给客户的信函,为客户逐-解释其自行撰写的权利要求书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题:请你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t条的规定,依据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说明客户自行撰写的说明书中哪些部分需要修改并对需要修改之处予以说明。

第三题:请你综合考虑对比文件1及对比文件2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

第四题:请你根据“三步法”陈述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创造性的理由。
附件1 (客户自行撰写的说明书):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起钉锤的立体图,起钉锤大致为英文字母“T”的形状,包括把手2和锤头组件3。锤头组件3包括锤头31和起钉翼32。所述起钉翼32呈弯曲双叉形爪,并在中部形成“V”形缺口。起钉时,起钉翼32的缺口用于卡住钉子的边缘,以锤头组件3的中部作为支点,沿着方向A扳动把手2,弯曲双叉形爪与把手2一起用于在拔出钉子时通过杠杆作用将钉子拔出。

现有的起钉锤在起钉子时是通过锤头组件的中部作为支点,由于支点和起钉翼的距离有限,要拔起较长的钉子时,往往起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往上拔了,只好无奈地再找辅助工具垫高支点才能继续往上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 -种起钉锤,包括锤头组件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头组件- . 端设置有起钉翼,另一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头组件的中间位置具有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实施例。如图所示,该起钉锤的锤头组件3顶部中间向外突出形成支撑部4,用于作为起钉的支点。这种结构的起钉锤增大了起钉支点的距离,使得起钉,尤其是起长钉,更加方便。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该起钉锤的锤头组件3上设置有-个调节螺杆51,通过该调节螺杆51作为调节结构,可以调节起钉支点的高度。该起钉锤的具体结构是:把手2的- -端与锤头组件3固定连接,锤头组件3远离把手2的-端设有沿把手2长度方向开设的螺纹槽,其内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51上设有外螺纹,其一端螺接于螺纹槽中并可从螺纹槽中旋进旋出,另一端固定有支撑部4。支撑部4可以是半球形等各种形状,优选的为板状并且两端具有弧形支撑面,这样可以增大支点的接触面积,避免支点对钉有钉子的物品造成损坏,同时可增加起钉时的稳定性。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调节螺杆51旋出-定长度,从面调节起钉支点的高度,以便能够轻松地拔起各种长度的钉子,适用范围广。不拔钉子时,可将调节螺杆旋进去隐蔽起来,不占任何空间,与普通的起钉锤外观相差无几,美观效果好。

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如图所示,起钉锤包括锤头组件3、把手2、支撑部4和调节螺杆52。锤头组件3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调节螺杆52配合使用的螺纹。调节螺杆52通过通孔贯穿锤头组件3,并与锤头组件3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52穿过锤头组件3的顶部固定支撑部4。所述调节螺杆52基本与把手平行设置,在把手2的中上部设置一个固定支架7,调节螺杆52可在固定支架7内活动穿过。调节螺杆52的底部设有调节控制钮61。调节螺杆52的长度比把手2的长度短,以方便手部抓握把手。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调节螺杆52也是设置在锤头组件3上,但是由于其贯穿锤头组件3,使得支撑部4和调节控制钮61分别位于锤头组件3的两侧,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在将钉子拔起到一定程度后,使用者可以旋转调节控制钮61,使得支撑部4离开锤头组件3的表面升起定的距离,继续进行后续操作,直至将钉子拔出。这种结构的起钉锤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支撑部的位置,不仅使得起钉锤起钉子的范围大大增加,而且可以-边进行起钉操作,一边进行支点调整,更加省时省力。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调节螺杆设置于把手上。如图5所示,起钉锤包括锤头组件3、把手2、支撑部4和调节螺杆53。锤头组件3的中部具有一一个贯穿的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把手2。把手2是中空的,调节螺杆53贯穿其中。把手2的中空内表面设置有与调节螺杆53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这样调节螺杆53可在把手2内旋进旋出。调节螺杆53靠近锤头组件3的, 端固定支撑部4,另一端具有一个调节控制钮62。调节螺杆53的长度比把手2的长度长。

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控制钮62来调节支撑部4伸出的距离,从而调节起钉支点的高度。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在本电请的实施例二到实施例四中,调节支撑部高度的装置均采用调节螺杆,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其它具有锁定功能的可伸缩调节机构,例如具有多个卡位的卡扣连接结构、具有锁定装置的齿条传动结构等都可以作为调节装置应用于本发明。


附件2 (客户撰写的权利要求书):

1.一种起钉锤,包括锤头组件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组件- . 端设置有起钉翼,另。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头组件的顶部中间位置具有支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钉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锤头组件顶部中间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钉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可以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钉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中空的,内设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锤头组件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钉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板状,其两端具有弧形支撑面。



一种多功能起钉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沙及手工工具领域,尤其沙及一种多功能起钉锤。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起钉锤如图1所示包括锤柄,锤柄- 端设置起钉锤头,起钉锤头的侧是榔头,另一侧的尖角处有倒脚,用于起钉操作。起钉锤头的顶部中央向外突出形成支撑柱,设置支撑柱是为了增加起钉高度,使需要拔出的钉子能够完全被拔出。起钉锤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工具,但作用单一,使用率低下,闲置时又占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使起钉锤有开瓶器的作用,在起钉锤闲置不用时,可以作为开瓶器使用,提高使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起钉锤,包括-锤柄,- -起钉锤头,所述起钉锤头固定于锤柄顶部。优选的,所述锤柄底部有塑胶防滑把手。

优选的,所述起钉锤头的榔头一侧中间挖空, 呈普通开瓶器状。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起钉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多功能起钉锤,包括锤柄20,起钉锤头30,所述起钉铺头30的榔头一侧310中间挖空,呈普通开瓶器状,起钉锤头30另一侧尖角处有倒脚,用于起钉操作。起钉锤头30固定于锤柄20顶部。优选的,所述锤柄20底部有塑胶防滑把手40。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起钉锤的使用率,起钉锤头30的榔头- ~侧310内部挖空形成开瓶器口,开瓶时只需将挖空部分里侧对准瓶口翘起即可,使用方便,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一种新型起钉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钉锤。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羊角起钉锤是-种非常实用的工具。羊角起钉锤一般 由锤头和锤柄组成,其锤头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用来钉钉子,二是用来起钉子。现有的起钉锤在起钉子时是通过锺头的中部作为支点,受力支点与力臂长度是固定的,当钉子拔到. 定高度后,由于羊角锤的长度有限,受力支点不能良好起作用,力矩太小,导致很长的钉子很难拔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羊角起钉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锤身长度可以加长的起钉锤,该起钉锤不仅能克服很长的钉子无法拔出来的不足,而且使用更加省力,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起钉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起钉锤包括锤柄200、锤体300和长度附加头500。锤体300 -端设置有锤头,另一端设置有起钉翼。

长度附加头500为一圆柱形附加头,其直径与锤头直径相同。所述长度附加头500与锤体300的锤头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如果需要起长钉,则将长度附加头500安装在锤体300上,从而增加起钉锤的锤身长度。
2 解析题 100分
答题须知


1. 答题时请以现行、有效的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为准。
2. 作为考试,应试者在完成题目时应当接受并仅限于本试卷所提供的事实,并且无需考虑素
材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
3. 本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包括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和第四题,满分150分。
应试者应当将各题答案按顺序清楚地撰写在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试题说明


第一题:客户A公司拟对B公司的发明专利(下称涉案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为此,A公司
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涉案专利(附件1)和对比文件1-3,以及A公司技术人员撰写的无效宣告
请求书(附件2),请你具体分析客户所撰写的无效宣告请求书中的各项无效宣告理由是否成立,并
将结论和具体理由以信函的形式提交给客户。
第二题:请你根据客户提供的材料为客户撰写一份无效宣告请求书,在无效宣告请求书中要明
确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理由和证据,要求以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有关条、款、项作为独立的
无效宣告理由提出,并结合给出的材料具体说明。
第三题:客户A公司同时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技术交底材料(附件3),希望就该技术申
请实用新型专利。请你综合考虑涉案专利和对比文件1-3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实用新型专
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
第四题:简述你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涉案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取得的技术效果。

1.一种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及壶把,其特征在于:壶盖底面中央可拆卸地固定有一个向
下延伸的搅拌棒,搅拌棒的端部可拆卸地固定有搅拌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为一叶轮,所述叶轮的底部沿径向方向
设有齿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上设有多个三角形凸齿。
4. 一种茶壶,包括壶身、壶嘴、壶盖及壶把,其特征在于:壶身上设有弦月形护盖板。
说 明 书









本发明涉及品茗茶壶的改良。
一般茶叶在冲泡过程中,茶叶经常聚集在茶壶底部,需要长时间浸泡才能伸展出味。当需要迅
速冲泡茶叶的时候,有人会使用搅拌棒或者筷子对茶壶里面的茶叶进行搅拌,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
生。
再者,茶壶在倾倒过程中,壶盖往往向前滑动,容易使得茶水溢出,甚至烫伤他人。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工具的茶壶,所述搅拌工具可拆卸地固定在壶盖底面中
央,并向壶身内部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护盖板的茶壶,所述护盖板呈弦月型,位于壶身靠近壶嘴
的前沿开口部分,并覆盖部分壶盖。
图1为本发明的茶壶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茶壶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茶壶包括有壶身1、壶嘴2、带有抓手的壶盖3、壶把4及搅拌工具5。
搅拌工具5包括搅拌棒11和作为搅拌部的叶轮12。壶身1内可放入茶叶,并供茶叶在冲泡后具有伸展
空间。壶盖3的底面中央安装有一个六角螺母。搅拌棒11的两端具有螺纹,其一端旋进六角螺母,
从而实现与壶盖3的可拆卸安装,另一端与叶轮12螺纹连接。由于搅拌工具为可拆卸结构,因此易
于安装和更换。
壶身1上设置有一弦月形护盖板13,该护盖板13从壶身1近壶嘴2的前缘开口部位沿壶盖3的周向
延伸,并覆盖部分壶盖3。护盖板13可以防止壶盖在茶水倾倒过程中向前滑动,从而防止茶水溢出。
使用时,先在壶身1内置入茶叶等冲泡物,倾斜壶盖3,使搅拌工具5置于壶身1内,然后向下将
壶盖3置于护盖板13的下方。旋转壶盖3,搅拌工具5随着壶盖3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对壶身1内的茶
叶及茶水搅拌。
为了更好对茶叶进行搅拌,可在叶轮12的底部设置齿板。如图1、图2所示,在叶轮12的底部,
沿径向向外延伸设有若干个齿板14,每个齿板14上至少设有两个三角形凸齿,配合搅拌工具在茶壶
内的旋转,三角形的尖锐凸齿可以进一步搅拌壶身内的茶叶。
,
,

一种多功能杯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装饮用液体的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杯子。
人们在冲泡奶粉、咖啡等饮品时,由于水温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固体饮品不能迅速溶解,
容易形成结块,影响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杯子,该杯子具有使固体物迅速溶解、打散结块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杯子包括:杯盖 21A、搅拌棒22A和杯体23A,搅拌棒22A位于
杯盖21A的内侧,并与杯盖一体成型。搅拌棒22A的端部可插接一桨型搅拌部24A。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杯子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杯盖21B、搅拌棒22B和杯体23B。所
述搅拌棒22B的头部呈圆柱形。杯盖21B的内侧设有内径与搅拌棒22B的头部外径相同的插槽,搅拌
棒22B的头部插入至杯盖21B的插槽内。搅拌棒22B采用可弯折的材料制成,其端部弯折出一个搅拌
匙以形成搅拌部,从而方便搅拌。
使用时,取下杯盖,向杯内放人奶粉、咖啡等固态饮料并注人适宜温度的水,盖上杯盖,握住
杯体,转动杯盖,此时搅拌棒也随杯盖的旋转而在杯体内转动,从而使固态饮料迅速溶解,防止结
块产生,搅拌均匀后取下杯盖,直接饮用饮品即可。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泡茶用茶壶。
泡茶时,经常发生部分茶叶上下空间展开不均匀不能充分浸泡出味的情况,影响茶水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匙的茶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包括有壶身30、壶嘴31、壶盖32及壶把33。壶盖32的底面中央一
体成型有一向下延伸的搅拌匙34,此搅拌匙34至偏心弯曲状,在壶盖32盖合在壶身30时,可伸置在
壶身30内部。
如图2所示,在壶身30内置茶叶等冲泡物时,搅拌匙34随壶盖32转动,由于搅拌匙34呈偏心弯曲
状,弯曲部分可以加速茶壶内的茶叶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从而对壶身30内的茶叶及茶水搅拌,使冲
泡过程不致有茶叶长时间聚集在茶壶的底部,从而提高冲泡茶水的口感。
,
,

茶 杯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新型茶杯。
传统茶杯在冲泡茶叶时需要耗费较多的冲泡时间才能将茶叶冲开饮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茶杯,其能够通过对冲泡中的茶叶的搅拌来加速茶叶的冲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茶杯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茶杯,具有一杯体40,杯盖41,塞杆42,以及塞部43。塞杆
42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杯盖41的下表面上。塞杆42的下端部插接有一个塞部43,塞部43表而包覆有
滤网,底部沿径向方向上设有两片微弧状的压片2B。塞部43可与圆柱形杯体40配合,藉以供作茶叶
的搅拌及过滤的结构装置。
该茶杯在实际应用时,配合杯盖41的旋转操作,塞部43底部设有的压片2B搅拌、搅松置放于杯
体40底部的茶叶,方便地完成茶叶的冲泡工作。
由于塞杆42、塞部43与杯盖41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当茶杯没有浸泡茶叶时,可以
将用于搅拌的塞杆42、塞部43取下,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了零件损坏的情况,可以进行更换。

附件2(客户撰写的无效宣告请求书):


无效宣告请求书:
(一)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
1.对比文件1与涉案专利涉及相近的技术领域,其说明书的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
能杯子包括:杯盖21A、搅拌棒22A和杯体23A,搅拌棒22A位于杯盖21A的内侧,并与杯盖一体成型。
搅拌棒22A的端部可插接一桨型搅拌部24A。附图2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杯盖21B、搅拌棒22B
和杯体23B,所述搅拌棒22B的头部呈圆柱形。杯盖21B的内侧设有内径与搅拌棒22B的头部外径相同
的插槽,搅拌棒22B的头部插入至杯盖2IB的插槽内。搅拌棒22B采用可弯折的材料制成,其端部弯
折出一个搅拌匙以形成搅拌部。因此,实施例一公开了可拆卸的搅拌部,实施例二公开了可拆卸的
搅拌棒,对比文件l公开了权利要求l的全部特征,权利要求l相对于对比文件1不具备新颖性。
2.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茶壶,并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包括有壶身30、壶嘴31、壶盖
32及壶把33。壶盖32的底面中央一体成型有一向下延伸的搅拌匙34,此搅拌匙34呈偏心弯曲状,在
壶盖32盖合在壶身30时,可伸置在壶身30内部。因此其公开了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二者属于
相同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同样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同样的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
文件2不具备新颖性。
3.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带有搅拌匙的茶壶,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茶杯,二者结合
公开了权利要求2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权利要求2相对于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不具备创造性。
(二)其他无效理由
4. 权利要求1没有记载搅拌部的具体结构,因此缺少必要技术特征。
5. 权利要求3保护范围不清楚。
6. 权利要求1的特定技术特征是壶盖底面中央可拆卸地固定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搅拌棒,搅拌棒
的端部可拆卸地固定有搅拌部,从而实现对茶叶的搅拌;权利要求4的特定技术特征是壶身上设有弦
月形护盖板,以防止壶盖向前滑动,权利要求4与权利要求1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没有单一性.
因此请求宣告涉案专利全部无效。
附件3(技术交底材料):


茶叶在冲泡过程中,一般需要数十秒到数分钟左右,才能使其味道浸出。保证茶叶的浸出时间,
对于泡出香味浓郁的茶水非常重要。当突然来了客人需要泡茶时,往往会因为茶叶的浸出时间不足,
而造成茶水的色、香、味过于清淡。对此,通常采取的方法都是用筷子或勺子放入茶壶搅拌。但是,
一方面,寻找合适的搅拌工具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使用后的搅拌工具没有固定地方放置,经常被随
意地放在桌上,很不卫生。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我公司提出一种改进的茶壶。
如图1所示的茶壶,在壶身101的侧面设有壶嘴102和壶把103。壶身101的上部开口处具有壶盖104。
壶盖104的中央安装有抓手105。在抓手105的旁边有一个穿透壶盖的通气孔H,在通气孔H中贯穿地插人
一搅拌工具110。
如图2所示,搅拌工具110具有杆部111、搅拌部112和把手114。杆部111可自由地穿过通气孔H,并
可在通气孔H内拉动和旋转。杆部111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把手114,后端一体成型有搅拌部112。搅
拌部112的形状可以采用现有搅拌工具的形状,但这样的形状在茶水中的移动速度慢,不利于茶叶的快
速浸出。优选地,搅拌部112为螺旋形,在杆部111的轴向上保持规定的间距而螺旋形延伸。螺旋的内
侧空间还可以容纳水质改良剂。例如,将由天然石头做成的球体放人搅拌部112,可以从球体溶出矿物
质成分,使茶的味道更加温和。
使用茶壶时,如图1所示,在壶身101内放入茶叶,倒人适量的热水浸泡茶叶。在茶壶中倒入热水
后,立即盖上壶盖104。在盖着壶盖104的状态下,拉动和旋转搅拌工具110。在茶壶内,随搅拌工具
110的运动,茶叶在热水中移动,茶叶的成分迅速在整个热水中扩散。将散搅拌工具110上下移动时,
搅拌部112还可以起到泵的作用,在茶壶内部促使茶水产生对流,因此,可以高效泡出味道浓郁且均匀
的茶水。
图3示出了另一种搅拌工具210。搅拌工具210具有杆部211、搅拌部212和把手2l4。把手214与杆部
211可拆卸连接,杆部211的轴周围伸出螺旋形的叶片板形成螺旋形的搅拌部212,所述杆部211与所述
搅拌部212一体成型。
图4为另一种结构的搅拌工具310。搅拌工具310具有杆部311、搅拌部312和把手314。杆部311与把
手314一体成型,与搅拌部312之间可拆卸连接。搅拌部312的上端固定有十字接头316。杆部311的下端
插入十字接头316的突出部。搅拌部312可以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由于弹性材料的作用,螺旋形搅拌部
容易变形,使得搅拌更容易进行。
带有搅拌工具的茶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将搅拌工具穿入通气孔H,拉动和旋转把
手,杆部带动搅拌部对壶身内的茶水和茶叶进行搅拌,使容器内有效地产生对流,方便地完成茶叶的
冲泡。其利用了茶壶上现有的通气孔,将搅拌工具安装在荼壶上,不需要改变荼壶的结构就可以方便
卫生地实现对茶叶的搅拌操作。
,
,
,
3 解析题 100分
试题说明


客户 A 公司遭遇 B 公司提出的专利侵权诉讼,拟对 B 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下

称涉案专利) 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同时 A 公司自行研发了相关技术。为此,A 公

司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涉案专利和三份对比文件,以及该公司所研发的技

术的交底材料。现委托你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相关事务。


第一题:请你根据客户提供的涉案专利和对比文件为客户撰写咨询意见,要

求说明可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理由和证据,其中无效宣告请求理由要根据

专利法以及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项逐一阐述;如果基于你所撰写的咨询意见

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请你分析在提出本次无效宣告请求之后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例如是否需要补充证据等,如果需要,说明理由以及应当符合的要求。

第二题:请你根据技术交底材料,综合考虑客户提供的涉案专利和三份对比

文件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

如果认为应当提出一份专利申请,则应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和适当数量的从属

权利要求;如果在一份专利申请中包含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独立权利要求,则应说

明这些独立权利要求能够合案申请的理由;如果认为应当提出多份专利申请,则

应说明不能合案申请的理由,并针对其中的一份专利申请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和适

当数量的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其他专利申请,仅需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第三题:简述你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

理由。如有多项独立权利要求,请分别对比和说明。

1.一种卡箍,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紧固装置(3),所述紧固装置(3)

包括螺栓(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一端与第二本体(2)的一端铰接,

第一本体(1)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3)包括与所述

第一本体(1) 铰接的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21),另一

端上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本体(2)上具有可插入插槽(321)的固定部(4),所述固定

部(4)上开有螺纹孔(41),所述螺栓(32)穿过螺纹孔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

上设置有预定位装置(5),其包括位于第一本体(1)上的卡钩(51)和位于第二本体

(2)上的环形构件(522),所述环形构件用于与所述卡钩(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构件(522)

是弹性构件,最好是环形橡胶圈。


说明书
新型卡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紧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卡箍。


目前,卡箍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管道的连接。卡箍连接在管道

的接口处,起到连接、紧固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卡箍,如图 1 所示,包括两个半圆形夹环、螺栓和螺母,两夹

环的槽口相对拼接形成一个圆形通道;夹环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凸耳,凸耳处预

留穿孔,用于穿过螺栓后旋紧螺母固定连接。这种卡箍属于分体式结构,零件繁

多,容易丢失,并且安装时两个夹环不易对准,增加了安装的难度。


为了克服传统卡箍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卡箍,

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包括螺栓,第一本体的一端与

第二本体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实现对管

道的夹紧,降低安装工作量和安装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本体铰接,从而进一步减少零件的数

量;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卡箍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设置预定位装置,以便预

先定位,方便安装。


图 1 为现有分体式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卡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 2 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新型卡箍包括第一本体 1 和第二本

体 2,第一本体 1 的一端与第二本体 2 的一端通过两个销轴和一个连接板铰接,

另一端与紧固装置 3 铰接。第二本体 2 的另一端具有固定部 4,其上开有螺纹孔

41;紧固装置 3 包括与第一本体 1 铰接的连接板 31,连接板 31 的端面开设有

螺纹孔,另一端开设有贯通的插槽 321,用于插人固定部 4。螺栓 32 通过连接

板 31 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本体 2 螺纹连接,螺栓 32 的自由端套装有调节手柄 33。


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闭合卡箍的时候,将第二本体 2 向第一本体 1 靠拢,

使第二本体 2 上的固定部 4 插人连接板 31 的插槽 321,再施力于调节手柄 33

使其旋转,调节手柄 33 带动螺栓 32 穿过连接板 31 上的螺纹孔以及固定部 4

上的螺纹孔 41,并拧紧,完成卡箍的闭合过程。


图 3-图 4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

一本体 1 和第二本体 2 上设有能够使二者在靠拢时预先配合的预定位装置 5。预

定位装置 5 包括位于第一本体 1 上的卡钩 51,位于第二本体 2 上的固定板 521,

以及连接在固定板 521 上的环形弹性构件 522,例如环形橡胶圈。工作中,当

第一本体 1 和第二本体 2 靠拢闭合时,先将环形橡胶圈钩在卡钩 51 上,利用环

形橡胶圈的弹力将第二本体 2 的固定部 4 与第一本体 1 的相应端部拉近,完成

预定位,然后通过调节手柄 33 旋转螺栓 32 夹紧第一本体 1 和第二本体 2。为






知识产权课堂



实战教学典范






了避免预定位的操作影响螺栓 32 对准螺纹孔 41,第一本体 1 和第二本体 2 的

预定位连接不能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这样,环形橡胶圈的弹性能在螺栓 32

对准螺纹孔 41 的过程中,协助调整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二者的对准。实

践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弹性构件,例如环形弹簧挂钩,来代替环形橡胶圈实现

与卡钩 51 的接合。



管道连接卡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卡箍。


排水系统的管道都很长,如果发生破损或者泄漏,维修很麻烦,不可能为一

点破损就整体换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式卡箍,能够实现换管对接。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结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一种管道连接卡箍,包括:第一箍套 1 和第二箍套 2,第一箍

套 1 和第二箍套 2 均呈半圆形,在第一箍套 1 和第二箍套 2 的两侧设有连接机

构,连接机构分为预连接端和固定连接端。预连接端是在第一箍套上设置挂轴

119 在第二箍套的对应端设置与挂轴 H 对应的轴套 21;


固定连接端是在第一箍套 1 和第二箍套 2 的各自的另一端设置连接耳,连

接耳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使用时,首先将卡箍预连接端的挂轴 11 套入轴套 21,然后将固定连接端通

过螺栓拧紧。


本实用新型改变以往两侧均采用螺栓的方式,而是采用一边挂轴的方式进行

枢轴连接,这样减少连接时间,同时在固定连接端紧扣的时候,预连接端不会被

打开,保证连接的安全性。


卡箍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箍组件。


传统的卡箍结构一般由上半部、下半部、螺栓、螺母等多个松散零件组成,

这样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比较繁琐,且受安装空间限制,比较容易发生零件掉落

的情况,导致工作延误。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卡箍组件。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 U 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图 2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组件包括:卡箍本体 1、U 型连接杆 2、

销轴 3、螺栓 4。卡箍本体 1 由塑料材料注塑一次成型,其具有两个连接端,一

端与 U 型连接杆 2 的开口端铰接,另一端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用于与旋过 U

形连接杆 2 的封闭端的螺栓 4 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组件,结构简单紧凑,无过多松散零件,安装时能够有效

地降低零件掉落的概率。


塑料卡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将软管紧固连接在硬管上的塑料卡箍。


软管与硬管的连接通常被用作输送液体或气体。为了防止连接后的软管在工

作中脱落、往往在其连接处使用卡箍加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合理、拆装过程方便快捷的塑料卡箍。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中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图 2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卡箍,包括箍体 1 和紧迫螺栓 2,所

述箍体 1 包括抱紧段 11、一体成型于所述抱紧段两端的迫近段 12 和拉紧段 13,

所述抱紧段 11 呈弧形薄带状,所述迫近段 12 上开有圆孔 14,所述拉紧段 13

上设置有安装孔 15,内设内螺纹。安装前,紧迫螺栓 2 可以旋在安装孔 15 上,

避免用户容易遗失零件的情况。需要安装时,首先从安装孔上旋下紧迫螺栓 2,

弯曲抱紧段 11 使其形成圆环形,然后将紧迫螺栓 2 穿过迫近段 12 上的圆孔

14, 再旋转拧入拉紧段 13 上的安装孔 15,即可实现软管和硬管的快速紧固,操

作简便高效。
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





传统结构的卡箍使用螺栓将卡箍相连,通过拧紧螺栓完成管道的安装固定。

此结构在装配和分解过程中都需要将螺栓完全拧入或拧出螺母以分解卡箍完成

管道的装拆,这样需要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时间,拆装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对 F

箍进行快速装配、及时维护管道等要求;另方面,现有卡箍上一般都会嵌有或套

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管道之间的抱紧力小,当管道由于外部原因震动时,会

导致卡箍在管道上转动或中动,进而影响紧固效果。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我公司提出改进的卡箍结构。


图 1 至图 3 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包括通过轴铰接在一起的左卡箍 1 和右卡

箍 2,以及紧固装置 3。左右卡箍均为板状,可采用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板材,

冲压一次成型,然后弯折形成 180 度的圆弧。左卡箍 1 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端

11,右卡箍 2 的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端 11 对应的第二连接端 21。紧固装置 3

包括可旋转闩锁 31 和连杆 32,连杆 32 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与第二连接端 21

和闩锁 31 框轴连接,连杆 32 上有杆孔 33。第一连接端 11 的相应位置上设有

销孔 12,销孔 12 内插有一可活动的方形卡块 13(图 1 未示出)。


如图 1 所示,在打开位置,第一连接端 11 和第二连接端 21 分开一定距离。

当需要紧固时,首先将卡块 13 取出,然后旋转闩锁 31,其带动连杆 32 活动。

当连杆 32 旋转到杆孔 33 与销孔 12 对准时,将方形卡块 13 卡入孔内,从而将

第一连接端 11 和第二连接端 21 连接。继续旋转闩锁 31,当旋转到图 2 所示的

锁紧位置时,可旋转闩锁 31 的端部 321 紧压第一连接端 11 的外侧表面,从而

使闩锁 31 在锁紧位置保持稳定。


左右卡箍的圆弧内周面上设有凹槽,其内嵌有橡胶垫圈(图中未示出)。图 4

示出了橡胶垫圈的局部放大图,橡胶垫圈与管道接触的内环壁 14 上设置有多个

三角形防滑凸起 141,其规则地排布在内环壁上,增大了卡箍与管道间的抱紧力,

进一步增大了卡箍与管道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防止卡箍相对管道滑动,提高了

卡箍的安全性。


图 4 至图 5 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包括卡箍带 10 和紧固装置 3。卡箍带 10

可采用非金属材料注塑成型。紧固装置 3 包括锁盖 301、环形锁扣 302 和锁钩

303。锁盖 301 与卡箍带 10 的一个连接端铰接。锁钩 303 固定在卡箍带 10 的

另一个连接端。环形锁扣 302 的一端铰接在锁盖 301 的内侧下方,另一端可卡

入锁钩 303。


如图 4 所示,安装时,将锁扣 302 卡入锁钩 303,一实现卡箍带 10 两个连

接端的连接。然后向下旋动锁盖 301,卡箍锁紧。若需要将卡箍松开,如图 5

所示,向上旋动锁盖 301,锁扣 302 的一端随着锁盖 301 向上旋起,锁扣 302

的另一端从锁钩 303 滑出,卡箍打开。


卡箍带 10 与管道接触的内表面套有一个橡胶圈(未示出),橡胶圈与管道接

触的内环壁上设有点状凸起,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图 6 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包括上卡箍 100,下卡箍 200,螺杆 5,和螺母 7。

螺杆 5 的一端铰接在上卡箍 100 的连接端,另一端旋有螺母 7,形成螺杆螺母

组件。下卡箍 200 的连接端上开设 U 型开口 6,所述 U 型开口 6 的宽度大于螺

杆 5 的直径且小于螺母 7 的外周宽度。


安装时,转动螺杆螺母组件,使其嵌入 U 型开口 6,之后进一步旋紧螺母,

即完成上卡箍 100 和下卡箍 200 的锁紧,从而将管道固定在卡箍内。拆卸时,

只要松动螺母,无需螺杆与螺母的完全分离,即可以将螺杆螺母组件从 U 型开

口 6 取出,打开卡箍。


为了防止装配好后,螺杆螺母组件与卡箍之间相互脱落,U 型开口 6 的两边

向外弯折,形成卡紧部 8,卡紧部 8 可垂直于下卡箍 200 的连接端,用于限制

螺母沿 U 型开口方向的自由度,进一步达到防脱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