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100分钟
题量:4题
题型:问答题
试卷简介: 2018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此试卷为参加"教师资格面试 - 高中地理"的考生提供的"2018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1 问答题 0分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设疑导入的方式,询问学生“沧海桑田”成语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到新课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能量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完成,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给予相应的提示。
【问题】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主要的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教师总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
2.外力作用的形式
(1)风化作用
通过多媒体展示风化示意图,例如风蚀蘑菇、风蚀柱等,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问题】何种条件能够形成这种景观?
【学生回答】风力的长期作用。
【教师总结】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砾,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产物停留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通过展示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蚀柱的图片
【问题】①看到的现象和作用是什么?②主要由哪些外力作用形成的?
【学生回答】侵蚀作用,外力主要有水、冰川、风等。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教师总结】在水、风、冰川等侵蚀作用,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形成了侵蚀地貌。
(3)搬运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由高处到低处,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没有形成具体的地貌形态。
【问题】外力搬运物体的力量是否与速度有关?
【学生回答】可能与搬运的速度有关
【教师总结】当速度变小时,外力携带的物质就会逐渐的沉积下了,形成堆积地貌。
(4)堆积地貌
展示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沙丘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问题】堆积物质分布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大的堆积物先堆积,小的堆积物后堆积。
【教师总结】被外力作用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的减弱,加之收到重力的作用,于是重量大的先堆积,重量小的后堆积。
环节三:巩固提高
以地理兴趣小组的形式,尝试讨论,归纳四种外力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最后教师利用图示进行总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搜集生活中能够体现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景观图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
2.阐述“学习对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