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搜答案
所有课程
登录
注册
千题库
建筑工程
注册测绘师
测绘案例分析
测绘案例分析
考试试题
[解析题]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 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根据这一要求某省在民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于2000年4月开始对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勘定工作。 1小题> 简述界桩点位置选定的原则。 2小题> 简述界桩的形状。 3小题> 简述边界线标绘的内容、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问答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某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和地下管线测绘。 【问题】 1.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如何确定管线的测量点位? 2.对隐蔽管线的探查有何要求? 3.地下管线图测量包括哪些内容?试述管线点的精度要求。
[问答题]某工程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 6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 25~6. 90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 30~3. 10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加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哪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两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1.试述设置变形测量基准点的要求。 2.变形观测的数据包括哪些?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问答题]沿海某市为了港口建设,需要对甲地到乙地距海岸线10km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获取1:10000的水下地形图。 1.指标要求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 0分带; (2)高程系统: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0000,等深线间距1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 5m。 2.现有资料 (1)市区的1:10000的地形图; (2)测区附近有4个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附近有3个二等水准点。 3.设备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 (1)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2)测深设备:应根据要求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深设备。 (3)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以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 (4)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5)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6)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 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区设备。 【问题】 1.简述海洋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2.简述测深线的布设要求。 3.简述深度改正的内容。
[问答题]某市计划测制本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工作是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4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52m,最高海拔为345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7 5 m,高点平均高程为234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1)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2)航摄比例尺为1:200000 (3)航向重叠要求为6 5%,最小不得小于6 0%;旁向重叠要求为3 5%,最小不得小于2 5%。 (4)航线敷设按常规的东西向敷设;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2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 (5)采用GPS导航,按设计坐标曝光;不敷设构架航线。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环节?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3.航摄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4.根据案例计算以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叠度;航摄分区数;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问答题]某市计划测制本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工作是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4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52m,最高海拔为345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7 5 m,高点平均高程为234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1)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2)航摄比例尺为1:200000 (3)航向重叠要求为6 5%,最小不得小于6 0%;旁向重叠要求为3 5%,最小不得小于2 5%。 (4)航线敷设按常规的东西向敷设;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2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 (5)采用GPS导航,按设计坐标曝光;不敷设构架航线。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环节?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3.航摄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4.根据案例计算以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叠度;航摄分区数;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1.测绘航空摄影项目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摄区划分、航摄基本参数计算、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空胶片的选择和测定、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和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航摄分区原则如下: (1)分区的界线应与图廓线一致。 (2)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7000时,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应大于相对航高的1/4(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摄影基准面的航高);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7000时,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应大于相对航高的1/6。分区内的地形高差ΔH=h高平均-h低平均。 (3)根据成图比例尺确定分区最小跨度,在地形高差许可的情况下,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设方案要求。 (4)当地面高差突变,地形特征差别显著或有特殊要求时,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 (5)分区内的地物景物反差、地貌类型应尽量一致。 (6)划分分区时,应考虑航摄飞机侧前方安全距离与安全高度。 (7)当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辅助空三航摄时,划分分区除应遵守以上各规定外,还应确保分区界线与加密分区界线相一致或一个摄影分区内可涵盖多个完整的加密分区。 4.根据案例计算以下摄影参数: (1)摄影基准面。 h基=(h高平均+h低平均)/2=(234+72)/2=154.5(m) (2)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H相=m·f=20000*1 5 2*0.001= 3040(m) H绝=H相+h基=3040+154. 5=3194.5(m) (3)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叠度。 最高点: 最低点: (4)航摄分区数。 该区的高差为:345-52=293(m),小于相对航高3040的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5)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基线长度:Bx=Lx(1- px)·m=230*(1-0.6 5)*20=1610 (m)。 航线间隔:Dy=Ly(1- qy)·m=230*(1-0. 35)*20=2990( m)。 分区航线条数=分区宽度/Dy=112000/2990=38(条)。 每条航线像片数=每条航线长度/Bx=132000/1610=82(张)。 分区像片数= ∑ 航线像片数=38*82=3116(张)。
[问答题]根据上级要求,某市决定开展全市的城镇地籍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案例任务是完成该市地籍测量工作。 1.测区基本概况 该市总面积4800km2,地形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 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东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西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 建成区33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办法》; (5)《土地现状分类标准》;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9)《城市测量规范》。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标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3)该地区最新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 5.测图比例尺与分幅 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地图分幅为5 0cm*50cm矩形分幅。 【问题】 1.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2.地籍要素测量应测定哪些内容? 3.简述地籍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内容。
[问答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某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和地下管线测绘。 【问题】 1.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如何确定管线的测量点位? 2.对隐蔽管线的探查有何要求? 3.地下管线图测量包括哪些内容?试述管线点的精度要求。
[问答题]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某省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位于某市东南部,东至东三环,西至中州路,南至包河,北至文化路。开发区属城乡接合部,开发区共有7个村委会,另辖平台镇政府。建成区高楼林立,地物繁多,街道星罗棋布,京九铁路贯穿测区南北,交通繁忙。村庄内房屋密集,院落凌乱,树木茂密,通视困难。地籍测绘面积约1 3平方千米。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 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 13989—92); (9)《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 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某市国土局提供的4个D级GPS点的平面坐标(80坐标),四等水准高程(8 5国家高程基准); (2)有关土地登记资料(征地批文、征地图、出让、转让、地籍调查表等); (3)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4)110000土地利用规划图; (5)城市分等定级图; (6)正摄影像图(DOM)。 5.比例尺及分幅 (1)基本地籍图采用1: 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cm矩形分幅; (2)地籍图幅编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1 0千米数(小数后两位)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 后,中间以“—”连接,图名采用图幅内较大的单位、住宅小区、村庄名称等。 【问题】 1.基本地籍图包含哪些内容? 2.宗地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地籍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4.在工作完成后,测绘单位应提交哪些成果?
[解析题]某市根据基础测绘规划,拟对本地区进行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000km,三等水准观测500km,对全区的水准网进行统一的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绘大队承担了该项目。现有资料如下: 1.图件资料 测区现有1:100000、1:50000、1:10000地形图。 2.水准资料 4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其中2个基本点和2个基岩点。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二等点307个,其中基本标石点8座,普通标石点299座;三等点361个,全为普通标石点。(该地区为II地区)大地测量水准测量成本定额规定见下表。 1小题> 计算工程经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小题> 简述建立三等水准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3小题> 工程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成果?
[解析题]某测绘单位承接花园小区10栋约3万平方米的房产测绘任务,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本房产测绘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产权登记测绘。 1小题>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小题> 试述房产面积测算的内容。 3小题> 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有哪些?
[问答题]某省为了满足本省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需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P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埋设标石—外业观测—数据处理—质量检查—成果提交等环节。现处于任务设计阶段。技术设计实施前,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或部门的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测绘技术设计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必要时,亦可指定相应的技术人员负责。 【问题】 1.简述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 2.GPS控制点的点位应满足怎样的要求? 3.试述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
[问答题]1.任务概况 根据《××市基础测绘规划“十一五”规划》,××年××月,启动了××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建立××市厘米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以取代城市三、四等水准测量,快速获取地面点高程,极大改善传统平面与高程作业相分离的模式,加快“数字城市”及其他工程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经济效益。测区面积约500km2。 2.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外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 C级点选埋6 0点,GPS C级点观测100点(新选埋6 0点、利用已有点位1 5点),GPS 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含水准路线检测)1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档。 本项目数据处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加密重力数据整理,重力数据分析、重力归算,DEM数据加工处理,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GPS点数据处理,水准数据处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归档。 3.指标要求 GPS 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不超过±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超过20k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不超过±6mm。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 05m。 【问题】 1.简述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与分辨率。 2.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3.用框图表示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流程。
[问答题]某建筑工程位于西二旗东北旺北路南侧,建筑面积10636. 0m2,地下面积1047. 0m2。地上8 8层,地下1层,东西长88. 40m,南北进深12. 6m,檐口高度29. 2m,层高2.8m,墙厚200m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四个积水坑。位于商业核心区,为保证工程质量,由第三方进行检测。××建筑公司测绘队承担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主要内容包括: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 【问题】 1.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任务是什么? 2.简述超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主要问题。
[问答题]某市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与东部卫星城间交通压力日益加重,为此拟建一条:高速公路标准,时速80km/h的城市快速路,线路长12km。初测阶段,需测绘规划路沿;1:500带状地形图,宽度为规划红线外50m,遇规划及现状路口加宽50m,同时调查绘图范围内地下管线。定测阶段,进行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测绘成果采用地方坐标系和地方高程系。城市已建GNSS网络,已有资料:城市一级路线点和三、四等GPS点以及二、三等水准点。 【问题】 1.地下管线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2.简述市政工程测量的任务。 3.地下管线探测应提交哪些成果?
[问答题]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1.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 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 2 1000 l: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3)《1 2 500 1:1000 l: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 23236-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7)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8)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cm×18cm,航摄仪焦距为15 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每条航线8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情况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 (1)平坦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 (2)丘陵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8个平高点; (3)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4)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1小题>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需要哪些资料 2小题> 试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对定向的精度指标。 3小题>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平差计算包括哪些内容其精度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百度扫一扫练题
微信扫一扫答题
历年真题
章节练习
考前押题
模拟试题
进入题库
章节练习
第12章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
第11章 导航电子地图制作
第10章 地理信息工程
第9章 地图制图
第8章 摄影测量与遥感
第7章 测绘航空摄影
第6章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第5章 地籍测绘
第4章 房产测绘
第3章 工程测量
历年真题
2019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8年注册测绘师资格《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7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网络版]
2016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5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4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2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1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每日一练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9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8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7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6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5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4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3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2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1日)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每日一练(05月20日)
热门试卷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模考试卷6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模考试卷2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模考试卷3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模考试卷4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模考试卷5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1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2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3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4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5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6
2022年《测绘案例分析》名家密卷7
202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高分通关卷(一)
202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高分通关卷(二)
202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高分通关卷(三)
202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高分通关卷(四)
2019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2018年注册测绘师资格《测绘案例分析》真题
热门下载
2019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6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5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4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2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2011年《测绘案例分析》真题下载
相关课程
测绘综合能力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收藏本站
Ctrl+D
将本站加入到书签,做题找题搜题,快速快捷。
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打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