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考前押卷1

题量:25题
题型:单选题, 问答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初中]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考前押卷1, 此试卷为参加"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初中]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考前押卷1"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3分
  • A.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 B.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 C.感受化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 D.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 问答题 20分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溶液的内容标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溶液的形成”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溶液
【实验9-1】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


【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实验9-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水,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3 ml汽油,再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经教师同意,也可以用其他溶剂或溶质来进行实验。

【实验9-3】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用红墨水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振荡。然后再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实验9-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水,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3 ml汽油,再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经教师同意,也可以用其他溶剂或溶质来进行实验。



【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实验9-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水,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3 ml汽油,再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经教师同意,也可以用其他溶剂或溶质来进行实验。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要求:
(1)谈谈你对该处“溶液”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上述三个材料,完成“溶液”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3 问答题 20分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个方面。任选3个方面予以回答)
(2)在该教学片段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
(3)图2实验需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图3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只有泥沙等不溶的物质,通过过滤、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