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试题预览

1 问答题 0.00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参考作答90分钟。满分:10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资料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都想以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争取发展主动权。也许有人觉得创新应该是科研院所、“高精尖”行业与有关部门的事。殊不知,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知足常乐”已经难以长久,“抱残守缺”更会惨遭淘汰。

  就在日前,九段高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1∶4败给了机器人“阿尔法狗”.为此,有人忐忑不安,人类智慧是否真的要被机器碾压?其实,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与人类棋手的对弈,终归是人与人的对决,确实地说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某个人群研发的高科技在挑战某个人的智商。正如有评论所言,我们最该震惊的不是“阿尔法狗”的“神力”,而是其背后的研发团队、公司乃至国家的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党和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要以创新为支撑,趟过改革“深水区”;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提速发展“中国号”.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资料2

  广佛地铁连通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作为全国首条城际地铁,每天数以万计的“广佛候鸟”.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广佛地铁的设备大部分出自国产,屏蔽门由东莞一家玻璃幕墙工厂制造,检票闸机源自佛山的五金机械厂,综合控制的“大脑”系统则出自广州天河软件园。

  在背后主导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则是广州的佳都集团。这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电子分销转而经营“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乘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东风,依托持续的科研投入,掌握了智能轨道交通、屏蔽门、自动票检综合控制和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在完成科技转型的同时,该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模式”带动下游产业升级,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业务与智能安防业务上就有200多家供应商为其配套,原来传统的五金厂、玻璃厂、塑胶厂、机械厂成为高端装备、ICT增值服务提供商,仅广州地铁上该企业供应的检票、闸机设备就占了“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该企业每10元的智能化系统可带动周边传统产业50亿元。

  资料3

  2015年1~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1648.47万辆,同比增长3.89%,中国车市以“低增长”的方式缓慢前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汽车行业一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0万,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70万,累计缺口达100多万。他说,“整体而言,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而言,最大的难题则在于技术。近两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猛增至近千家,但主要扎堆低端机器人的制造。减速器,特别是被机器人产业内称之为机器人“御用”的RV减速器在我国起步太晚,基本空白。RV减速器设计需要专用软件,仅通过测绘无法得到精确齿形数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加工困难。由于无法简单“山寨”,RV减速器的自主研发道路及其艰难。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申请的RV减速器专利仅26件,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且都不属于核心技术。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近年来,随着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研发支出呈现迅速增长趋势,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08%.201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仍有不小差距。据统计,美国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4535亿美元,中国2014年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的一半。作为科研经费投入的当然主题,目前,我国超过7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投入强度为8.9%,而微软近14.6%;东风汽车为2.1%,而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

  此外,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201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额的4.7%,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我国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很少,仅占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1.55%,远远不及美国的21.33%.

  技术研发固然困难,不让他人觊觎自身成果也不容易,按相关规定,申请专利必须公开专利说明书,而专利说明书一经公布,专利发明的思路及技术特征就公开,专利批准又需要长时间等待,这样一来,专利尚未得到授权保护,就可能已被侵权。盗窃专利技术的速度往往要比申请专利保护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创新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窘境--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窃取专利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侵权者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明显过低,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而是想方设法窃取他人的专利,甚至以此为“优势”对专利拥有者展开“成本价格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很容易把发明者及其企业置于死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对此,某CT制造企业首席执行官就曾明言,在合资期间,同一条CT生产线上,既贴牌生产“飞利浦”产品,也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模一样的质量,贴上洋标签,市场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要想攻占国外品牌据守多年的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资料4

  “众创空间”是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孵化器模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并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以下是有关“众创空间”的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1:

  东部某市福地创业园D幢顶楼的福云咖啡馆内,清一色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有的边喝咖啡,边在人群中观察着别人……咖啡馆经常举办沙龙,走动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一年多前,杨洋与两个小伙伴创办公司,准备开发拼车软件,租下了咖啡馆西侧角落的一张桌子。“围着这张木桌,最多只能坐6个人。我们每个月总共付给咖啡馆5000元,其中2500元是租金,2500元是消费券,还提供免费Wi-Fi.”在这里,他们只需点上一杯咖啡,便可以坐上一天,入驻团队还可以在这里得到便捷的法务和税务咨询、工商注册以及社保对接服务。杨洋盯着走进走出的人,不断物色技术高手,很快招到了一个花名叫“蚂蚁”的海归。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为杨洋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拼车软件,不久,杨洋又在咖啡馆里找到了花名“蟑螂”的互联网技术高手,“蟑螂”很快搭建了后台数据运行库。上线后不久,这款拼车软件就已经拥有上万的用户。

  案例2: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举行着各种项目的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入驻的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得到工商注册、财务、法律咨询服务,更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这里常常举办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创新谷还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指导、打磨创业项目,并予以投资。

  案例3:

  某医疗园背靠母公司近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实力,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实验服务和成果测试服务。该园总经理吴冬梅介绍:“医疗器械领域孵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的成果转化也需要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建设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生物医药大型综合孵化器十分必要。我们走的完全是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便于孵化平台与各创投基金的合作,能灵活选择合作方式。项目的进入和退出都遵循市场规律,使项目孵化更加精准、高效。”专业化发展也正进一步扩大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对面楼三楼和五楼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园内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经理说,他们的主营业务是B超仪器,而入驻医疗园后发现,园内聚集了很多生产B超仪器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优先和园内企业合作,既方便快捷,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保证”.

  案例4:

  2015年年初,某知名物业集团打造的智慧产业创新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总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前身是旧厂房。在对其周边的商业氛围、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后,该集团重新规划,升级了这一园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安防、智慧公寓、无线传输、智慧电子商务、无线支付、智慧终端、小微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加速器等十大产业功能区,集智慧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综合增值服务于一体,并将引进约100家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及金融、科技中介等专业配套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预计年产值约30亿元,比改造前增加了25亿元。同时,这一园区还将设立专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进驻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物流运输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等七大服务平台。

  案例5:

  “众创空间”的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西部某市表示到2016年,各高等院校至少打造2至3家“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5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1000个。但三、四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大多处于盲目跟风的“有店无客”的尴尬境地,有人的没有项目,有项目的没有资金,有资金的没有配套服务。

  2015年9月,“磁湖汇”在中部某三线城市正式开业。这一“众创空间”是由政府主导、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如何在各方面资源都匮乏的三线城市健康运营,成为了摆在“磁湖汇”面前最大的问题。“磁湖汇”号称要筹集一亿资金,来打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但是面对庞大的创客群体,这一亿的资金是不是杯水车薪呢?

  创客想要成功,光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三、四线城市的导师资源,一般都是本地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们在实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业指导上与一、二线城市的导师难免有些差距。

  资料5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48.5万件,同比增长13.6%;高校申请11.2万件,同比增长13.7%;科研机构申请3.9万件,同比增长8.3%;机关团体申请1.2万件,同比增长23.5%.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专利占比63.0%,高校专利占比26.0%,科研机构专利占比9.6%,机关团体专利占比1.4%.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仅次于企业。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以高校为例,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有转化价值“活专利”的比例仅为2.03%.

  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专利数量是验收标准之一,成果转化却极少成为标准,高校和企业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很多只是为了晋升或荣誉,而不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或商业应用。技术转移并非高校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另一方面,高校既缺乏技术转移专业人员,也很少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且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以技术入股为例,高校需要就评估定价问题报请教育部门审核,再由教育部门报请财政部门批准,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科技成果往往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未等程序完结,就可能已经丧失价值。

  斯坦福大学教授哈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作为一个教授,我在商业上不是行家,也不会拟合同。让一个教授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将专利商业化,我需要懂专利权的律师,需要擅长商业化的行家。在美国,几乎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技术转移办公室下面还有学校或者学校联合的投资基金,负责对专利进行投资。”

  资料6

  2014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16528件,同比上升15.6%.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着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9427人,同比上升7.1%.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表示,当前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反映出保护力度还有很大不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知识产权法院陆续成立,率先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完善会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法官员额制度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检察机关也设立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应的机构。2014年底挂牌成立的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设置了知识产权检察处、行政检察两个机构,依法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的相关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三、作答要求

  (一)请概括资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二)请根据资料4,分析说明“众创空间”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300字。

  (三)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仅限给定资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50分)

  要求:1.对策合理,有针对性。

  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2 解析题 0.00分
给定材料
材料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信息技术及其创新应用进入迸发期,分享经济快速增长,2014年以来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认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享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整合各类分散的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自然资源越用越少,创新因素越来越多。从现实情况看,正是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领域,最早孕育出了分享经济模式,如住房、出行、医疗、教育等。分享经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能够把人从“物的依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构建一个有人情味、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2016年,“分享经济”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共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同时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
美国行动论坛的研究认为,2014年3家共享汽车服务公司带来了5.19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某在线短租公司在旧金山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房屋分享带来了14%的新客户。从中国的实践看,各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均有大幅提升,与2015年相比,仅出行领域2016年市场交易额为2.38亿元,,增长104%,融资超过700亿人民币,增长约124%,参与总人数超过3.5亿人,增长近40%,其中,网约车司机总人数约1800万人,增长约24%。正如李克强总理早在2015年达沃斯论坛上强调的:“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材料2:
2016年,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上线,并迅速成为最潮的出行方式。与传统城市公共自行车需要提前办理手续、在固定位置还取不同,共享单车不用办卡、没有车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开锁,在共享单车的APP(手机应用程序)上就能找车。用户可以把车停放在除了小区、楼道等区域外的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
省去停车桩的好处很明显,人们的需求会被激活,同时规避了设置停车桩这件昂贵且只有政府能做的事。技术手段也不难:在电动车锁里加上传感器、GPS、3G网络和芯片,这样就可以在APP上找到附近车辆。基本上,只要附近有车,共享单车用起来和打车应用一样方便。存入二、三百元押金后,使用价格在每小时一元左右,这让它成为1至5公里行程内时间和价格都很合算的交通方式。
与共享单车极为相似的是,共享租车模式也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春节期间,家住上海的冯女士接北京的父母来与自己的婆家一同过节,往年一家6口出门,一辆小轿车挤不下,总要开一一辆车,再叫一辆出租车,非常不方便。今年,她在共享租车平台上租了一辆7座的商务车,这样一家人出门就可以坐在同一辆车里了。
共享租车模式就是车主和租车人借助于租车公司搭建和运营的互联网平衡平台进行汽车租赁活动的运营模式。车主通过让渡汽车使用权获得经济回报,租车人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而获得汽车使用权,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共享租车作为分享经济的一部分进行的是“使用而不占有”的理念,它一方面赶上了汽车需求者“求而不得”的状况,另一方面,避免大量的汽车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而产生的浪费,对于交通、环境以及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从路网的承载能力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一座城市能容纳的汽车保有量终究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供给条件下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车辆共享来实现。目前,中国的私家车保有量约有1亿多辆,但拥有驾照的人数已超过3亿人,而碍于且在未来10年拥有驾照的人数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私家车每天的闲置时间平均为22个小时,或闲置在单位,或闲置在家里。特别是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很多人有用车需求,而一车难求,要么是因为限购,要么是传统租车价格太高,而共享租车模式恰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的平台和途径。
在分享经济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服装、汽车、家具、电话、电视、玩具、体育用品以及园艺供应距都是可以分享的物品,通过分享可以减少20%的碳排放。美国分享经济协会数据显示,每分享1辆汽车可以减少13辆汽车的购买行为。某共享汽车服务企业数据分析显示,其在杭州的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加一个西湖面积大小的森林,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租车,都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分享经济也给个人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三年前为了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赵东放弃了在沿海地区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老家重新开始求职。不过只有高中学历的“70后”,找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接连碰壁后,2015年4月,赵东的一次打车经历启发了他,“当时网约车刚刚流行起来,体验了一次之后,我就想这样一份收入不错时间又很自由的工作,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经过两个月的考察,赵东成了当地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的网约车司机。
对于赵东这样在就业的群体,他们在失业之后再次进入劳务市场时,往往不受传统产业雇主的待见,很难实现再就业。对于这种人群,分享经济为他们带来新的就业形态。共享经济的发展,让参与者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为自由职业者和兼职群体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分享经济,还改变了传统的雇佣事与流水线就业模式,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将获得“解放”。例如,一位服装设计师,就可以不再依赖于设计公司或者专门的工作室,通过网络平台就能接洽订单,直接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服装,联系厂家生产、配送客户。

材料3:
借助互联网,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松地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还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给他人,从而赚取一些收入。其实,商品分享的概念并非最近才出现,如今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将分享经济带到了一个新高度,传统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正在不断的弱化,人们开始逐渐放弃传统的商品购买方式和服务,转而在互联网上寻找商品分享服务。
A市白领小腾在城郊有一套房子,但因为上班距离太远,他与妻子又在市区购买下一套58平方米的公寓,他们自己动手刷墙设计室内装修,将这个一房一厅一卫的小家收拾的特别温馨舒适。今年3月,抱着尝试的心态,小腾成为了在线短租平台上的一名房东,没想到将房子挂出去的当天,他就收到了一个订单。“那天也是有些狼狈,第二天中午房客要入住,我们赶紧把房子里的东西收拾好。”小腾奋地说。
对于房客而言,小腾的这套房子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地铁站楼下就是公交总站附近有便利店、早餐店、餐馆、菜市场。房间空着夫妻俩就自己住,如果有客人他们就回城郊的房子住。几个月下来夫妻两接待了从台湾来的游客,外地的大学生,来出差的外国商人……最长的房客花8000多元将房子租了一个月。随着成交次数的增加和获得好评的增多,他们的房子越来越受欢迎。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共享经济”,标志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同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鼓励住房租赁。政策利好是在线短租走向走上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材料4: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从消费领域进一步向制造业领域渗透拓展。
目前,有研究人员指出,全球制造业已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本地化、绿色化、人性化发展趋势,数据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规模的生产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已经成为了这一轮新产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
工业云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化定制服务模式,融合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虚拟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即时低成本的服务,实现资源自动化,高质高效的对接。
依托工业云服务平台,企业可以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制造资源和服务,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工业云平台上提供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也可以在平台上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制造服务模式,这就是分享经济模式下的中包特征,而不是特定厂商合作的外包业务。面向客户的需求,工业云可以随时随地组织相关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例如,贵州某企业每天生产250万瓶调味料,瓶身上的二维码的成本是两分钱,企业希望能够将成本降到一分钱,但是省内的服务商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就把需求通过工业云平台进行了发布,很快就找到了山东的一家服务商,一年节省成本900多万元:北京某汽车设计商,通过网络平台将海量的汽车非核心的零部件外包给了自由设计师,并通过虚拟样机实现了在线的设计协同,通过在线的3D打印实现了快速车身的制造,将设计周期由原来的4个月缩短至2个月,节省了80%的差旅费用、60%的沟通成本。



工业云平台模式可以让企业根据需求在线租用各种资源、软件和服务,为企业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成本。此外,工业云平台运营商会选择一些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来使用工业云平台,拓展平台的用户群。

材料5: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不均衡、师资储备不足以及各种严重的教育差距问题,都成了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拦路虎”。面对这一基本教育国情,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包括推行学校联合、推动教师流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等。
“大海是鱼儿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B市某镇中心小学的教室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操场上也有小朋友开心玩着跳绳、踢着足球。这么一所山区学校,有平整的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和电视上“城里的学校”一模一样。近年来,B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2亿元,其中部分资金为农村学校配备各种教学器材,完善教育辅助设施,让农村学校在办学硬件上与城区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加大对乡镇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B市各县区根据农村学校具体情况,适度撤并学校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在乡镇农村学校掀起了一场整合高潮。教育部门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规范地撤并学校,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更好地教育。
有的地方采用撤并乡镇农村学校的方式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有的地方则在均衡教育资源发展方面大力创新。2016年,C市某区教育局推出了“名校托管弱校”的新模式,全区17所小学划分为4个学区,每个学区内中心校将采用托管方式指导一所学校。名校带动弱校,共享名校资源,加速区域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升整体教育品质。与此同时,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也实行了托管,一年试运行后,被托管的学校不仅出现了“生源回流”现象,部分学校还挖掘出了自身资源优势,办出了自身教育特色。这种形式上的“输血”带来了实质上的“造血”,使得农村弱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6: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部分省市率先开始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了社保卡和参保报销标准。
63岁的李绍来是D省农村居民,2014年起因患结肠癌多次住院治疗。由于该省新农合已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他累计花费医疗费用218632.47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136376元,大病保险又报销23470元,总报销金额为159946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3.16%,老李感慨道:“现在看病报销,城里人、农村人都一样啦。”
在整合之前,D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牵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牵头,这不仅造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政策不统一,衔接难,政府管理成本高,而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强化了户籍观念造成的不公平印象。2013年开始,省政府决定全面整合省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同步开展居民大病保险工作。2014初,D省各级新农合管理职能、机构、人员、编制、固定资产、资金、文书档案、数据资料等、整体划转移交人社部门,至2015年2月底,全省新农合各项管理工作由人社部门全面接手。

材料7:
2017年3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虎服务保障法》规定,政府应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主题责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对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2016年,我国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达200多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引导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2016年10月17日晚,E市梨园春艺术团演员们在西门桥文化小广场表演曲剧《王华买爹》,吸引数百名观众前来欣赏这场家门口的惠民演出。“不管在哪儿演出,我们这帮老戏迷一定来捧场,一场都没落下。”梨园春艺术团的“铁杆粉丝”、家住闸口的80多岁的周大爷专程步行到西门桥。“以前想看戏,多不方便啊。现在好了,免费的大戏送到接头,真让我们老戏迷高兴!”
从2015年9月开始,E市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在市剧院以及市区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陆续上演。全市成功举行这样的惠民演出150场,每场观众均在500人以上,最多时甚至有2000人驻足观看,惠及10余万名城乡居民。
E市先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文化惠民演出、“好戏大家看”优秀剧目展演、端午节龙舟赛等领域实行社会化购买。市政府用75万元文化惠民资金,引导52个社团组织的竞争,6个中标的承接主体动员了35家企业参加文化惠民活动,撬动180万社会资金,丰富了文化惠民活动内容,提升了文化惠民演出水平,增加了老百姓的文化幸福指数。
市政府还先后将工人文化宫、科技馆、高等院校图书馆、音乐厅等与市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服务功能,全部实行免费开放,E市数字文化网,以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少儿图书馆、市美术馆数字网站为依托,以B市文化APP为延伸,把全市范围内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各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汇聚其中,实现了在线阅览3D版馆藏品、在线借阅图书、在线学校培训等交流互动。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些地方开展了文化活动“预约服务”。今年初,F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化预约惠民服务”,活动,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预约机制,搜集、汇总、回应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此,F县专门开通了文化预约服务热线,建立了“文化预约网”,发布文化资讯,列出项目“菜单”,接受群众点单预约,当预约节目满足一定的“点单量”,县里就会安排文化预约服务工作队,将这些“大餐”配送到百姓身边。
“我们老百姓最喜欢看孝敬老人,能教育下一代,孝顺上一辈的戏曲。”65岁村民王红军拨通县文化预约服务热线后,该县文化预约工作人员立即根据王大爷的订单要求对其进行分类汇总,并将以送戏下乡的形式送到他们身边。这样的预约电话每月要接到100多个,各类文化投诉200多条。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已接受城乡居民文化预约服务6万多人次,组织送戏下乡30场,送电影2610场,送图书22万元,各类辅导达90余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材料8:
南方初春的田野里透着一股温润气息,夕阳余晖洒满山丘起伏的菠萝地,广东汕尾陆丰市八万镇新葫村的老吴刚刚种下新一季的菠萝苗,去年他种植菠萝的收入超过六万元,不远处的田埂外,新盖的小楼里又添置了几件新家具,与陆丰市百里之隔,国内首个双地级市合作管理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是春意盎然,区内到处都是开工建设的繁忙景象,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投产,产业转移园项目初具雏形,在其带动下,整个汕尾正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广泛,全国的共享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连续不断的奋斗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扶贫开放事关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精确扶贫是缩小贫富差距、补齐发展短板,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务实之举。多年来,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并形成了精确扶贫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广东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推进精确扶贫,尤其注重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将精确扶贫嵌入广东共享发展的整体布局,使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2013年至2015年9月,全省共实施重点帮扶村扶贫项目7.06万个,相对贫困户扶持项目184.9万个,2016年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用于广东省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143.2万亿元,全省各地启动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47万个,培训贫困劳动力38人次,贫困人口新增就业6.1万人,全省实现脱贫57.4万人。
广东提出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2018年前推动全省176.3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接下来,广东将发挥精确扶贫的经验优势,攻坚克难,集中力量答应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

材料9: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同年10月,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又倡导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现在已得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中国已和60多个国家签了有关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和地区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6.3万亿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1260亿美元,增长36%,中国推动的一批重大“一带一路”合作标志性工程相继落地。
2016年11月,第71届联合国大会首次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了决议,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又将其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今年5月我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发展平台,共享合作发展成果。


第一题
请根据材料1-3,指出分享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 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第二题
请根据材料5-7,分析说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共享发展的主要作用。
( 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不超过300字。)

第三题
请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以“共享与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2、论点鲜明,论证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为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3 解析题 0.00分
给定材料
材料1:
“完善城镇化建设及配套工程,怎样做到民意为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使城市建设具有科学性,尤其是对于城市的血脉——交通、信息等的建设,是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注重的城市建设问题。
深圳市市长许勤在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完善功能,推进有质量的城市化。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实施如下:
一是( )。构建适应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制度体系,有序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存量用地占供地总量达68%以上,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后海、华为科技城等重点片区综合开发,推进岗厦、笋岗-清水河、白石洲和盐田三村、四村等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推动插花地城市更新。加快解决城市化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 )。今年市本级投资73.8%安排在原特区外,加快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一体化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原特区外城市功能。着力改善梅林关、南头关、布吉关等二线关交通环境,建成开通彩田路北延段,启动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开工建设坂银通道等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
三是( )。着力优化城市路网,建成坂澜大道,推进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外环高速、南坪快速三期、桂庙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完善盐田港后方陆域路网和推进疏港道路建设。积极建设公交都市,推进轨道交通三期和龙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规划建设,优化新增60条以上公交线路,公交分担率提高到55.5%。落实城市交通白皮书,强化需求管理,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大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力度,打通24条断头路,实施路边停车收费管理试点。
四是( )。全面落实加快信息化发展若干意见,推进“百兆到户、千兆到企”,光纤入户数增加到150万。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8%,基本实现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WIFI免费全覆盖。深化三网融合试点,扩大广电、电信业务双向开放。实施交通、水电、三防减灾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

材料2:
2014年12月,深圳交警局联合深圳保监局推出“快撤易赔”举措,可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在事故现场停留时间,有效缓解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拥堵。
交警部门透露,从2015年1月1日起,在深圳市特定时间、特定道路发生的责任明确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无需等待交警部门和保险公司现场查勘,对事故现场拍照后即可快速撤离,凭借保险公司短信办理后续定损的车险理赔。
“快撤易赔”的具体步骤是:拍照挪车;协商报案;短信理赔;定损修车。优化后的定损办理更加便捷,更具人性化。
“快撤易赔”暂定时间为每天7时至20时。其他时间段,发生交通事故的车主可选择旧的模式,也可以选择便利的“快撤易赔”。“快撤易赔”事故应为不涉及人员伤亡、不涉及除车辆外其他财产损失、车辆可以安全自行驾驶、每辆车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
在“快撤易赔”过程中,交警部门将对提供虚假身份、联系方式、车辆、保险信息的车主,按照交通肇事逃逸对行为人进行查处,查实后依法处予10000元罚款,并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3个月和行政拘留10日。交警部门对于消极、推诿、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行为人,依法处予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并将其录入个人诚信系统。

材料3:
2015年1月1日起,深圳市将对原特区内新增的约1.2万个路边停车泊位正式启动收费管理,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深圳市交警部门也加大了对违停的处罚力度,以缓解交通拥堵。
遵循“区域差别”和“分时差别”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拥堵情况、公交发达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强度,本次原特区内增设路边临时停车泊位分别按照一类区域和二类区域收费标准收费。一类区域包括罗湖、福田、南山、前海等区域的中心城区;二类区域包括盐田区和原特区内除一类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一、二类区域最大的区别在于收费标准。一类区域的收费标准为首半个小时5元,之后每半个小时10元,全天最高265元。二类区域的收费标准为首半个小时3元,之后每半个小时6元,全天最高159元。
对于启动路边停车收费,车主们的反应不一。王小姐认为,路边收费不会对路况的的拥堵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因为几块钱就不开车可能性极小。陈先生则表示,限牌后的深圳交通压力会有所缓解,希望看到路边停车收费的金额流向透明化。甚至,还有不少车主疾呼,深圳新出台的路边停车收费及处罚政策,急剧加大了车主们的用车成本和生活压力,会使得开车成为“土豪”们的专利,是极不合理的“苛政”,或为政府敛财的工具。

材料4:
2014年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决定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在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
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加大交通拥堵治理力度,但小汽车增长势头依然高居不下。按照现有态势,未来两年我市机动车还将新增约100万辆,到2016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400万辆。据测算,届时中心城区晚高峰拥堵时长将从2014年的55分钟拉长至92分钟。深圳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将被不断增长的小汽车所挤占,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大气环境、生活质量将严重恶化。
为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调控小汽车合理有序增长,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规定和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市政府治理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的决议》,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自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小汽车实行增量调控和指标管理。
本次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调控范围是国家机动车类型分类规定所列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全市小汽车增量指标额度每年暂定为10万个,视道路交通运行、大气环境保护和小汽车需求状况适时调整。市政府将在近期出台的《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暂行规定》中予以明确,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量指标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

材料5: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14年工作计划中提到:加快推进落实《深圳市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及基础标准研究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在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以应用促发展。继续做好阿里巴巴、百度、微软、联想、深圳北理工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上半年,深圳市政府以完成广东省政府指定任务为基础,以促进全市电子政务发展为突破,较好的完成了市网上办事大厅、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电子证照等的系统建设,真正提高了全市网上深化率、网上办理率、网上办结率、服务满意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各区级分厅建设的成绩更是显著。
但是,网上办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来说就是:乙方支持不够,公共平台应用推动滞后;网上办结率的指标完成有困难;网办绩效考核的力度不足;市政务服务管理事项系统存在的问题;等等。

材料6:
2014年8月,青岩刘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中国电信举行了打造“浙江首个智慧数字村”的签约仪式,投资500万元用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签约内容包括公共场所WiFi的全覆盖,100兆光纤入户,建设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目前,该工程按计划正有条不紊地实施中。
在交通及信息网络的建设上,青岩刘村在b区着手建设一个总占地面积为2000平米的公交车站点。在公交车站内,已经动工的还有一座六间四层的综合大楼。楼内将开放青岩刘专属网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将开通工商、税务、银行等业务咨询代办窗口,并组织网商沙龙,用作分享信息资源、技术交流。同时,设立电子商务办公室,为电商个体户提供基础事务服务,开办电商培训学校。
但是,即便如此,今天的青岩刘与全国其他13个“淘宝村”一样,面临的是一个人满为患、竞争残酷的创业环境。“无数年轻人纷纷涌入电商领域,100个创业者里面有七八十个是去做电子商务,而几年后一半以上都是赔钱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电子商务的蓝海已经变成了红海,搭上首班车的成功经验都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成功再难复制。”

材料7:
互联网,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行业。有报道称,10月底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富豪榜,互联网的三巨头包揽了前三名。马云以195亿美元净资产取代了地产大亨王健林,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分列第二、三位。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成功上市,开盘价为92.7美元。以此计算,阿里巴巴总市值超2000亿美元,马云身家超200亿美元,其企业的上万员工跻身千万富翁。
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马云创建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物流及信息渠道。自成立以来,集团建立了领先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近几年更是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电视等领域。集团以促进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目标,旨在对消费者、商家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阿里集团上市后,马云成为新晋的中国首富,与索罗斯等人接近。然而,马云却冷静地说:“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跟大家讲真话,14年以前我问过我太太,你希望你老公成为一个有钱的富豪,还是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企业人?她说什么富豪啊,我希望你受人尊重。她相信我也不会成为富豪,因为我们也没想过做富豪,如果出发点想做富豪,一定做不了的。我最快乐的日子是一个月拿90块人民币的时候!”
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我们不能不说,在于其坚守的企业文化精神。新员工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的时候,需于杭州总部参加全面的入职培训和团队建设课程,该课程着重于培养员工正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无论公司成长到哪个阶段,他们都会永远坚守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企业文化精神。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子公司基于共同的使命、愿景及价值体系,建立了强大的企业文化精神,作为其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材料8:
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然而“三天一层楼,三十年一座城”的“深圳速度”同意让人惊讶!但是,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深圳人在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之后,其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却带来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而且,城市的交通、信息等血脉畅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打造出高质量的深圳城市,深圳人正在思考、探索……

第一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1”的主旨,以“标题形式”填充“给定资料-1”中的“( )”。
(归纳概括全面、准确、简明,每个标题的字数必须在在10个字以内。)

第二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深圳市交警局联合深圳保监局出台的“快撤易赔”的看法。
(分析全面、准确、深刻、简明,不超过250字。)

第三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深圳城市的血脉何以畅通”为题,写一篇策论文。
((1)紧扣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对策可行;(2)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3)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1000字左右。)
4 解析题 25.00分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在2008年11月出台了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如此庞大的款项,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统计表明,2008年11月在建、拟建以及筹建城轨的城市达40余座,筹备建设城轨的城市规划线路也超过了1700公里,加上目前在建的线路。我国城轨线路将达到3400公里。据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城市规划的60多条线路中,地铁占72%,轻轨占10%。由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
地陷,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是地面沉降的一种。近年来,这一特殊地质现象频现广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天津等数十个城市。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地陷灾害,沉降面积达到9.4万平方千米,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
应当引起警惕的是,地陷并非仅属天灾,而是与现代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日趋膨胀、建设日臻高峰,发生地陷的可能性加大。过度抽取地下水、铺设地下管道、修建地铁、建设高楼等现代化建设工程一旦缺乏规划与防护,极可能引起更多的地陷发生。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的研究值得我们深思.他认为安全事故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因素所致,10起属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所致。地质专家们也一致认为.众多城市发生地陷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点20分,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现场路基下陷6米。来自工地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泄而下。最终造成21人死亡。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有专家认为H市整体上属于冲击型平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当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偏高.土质以沙层粉土为主。这种土遇水后本来就像牙膏一样容易坍塌,如果从地面向下挖19米深,两侧的维护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流沙地质容易导致基坑坍塌。
然而,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在流沙土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11月18日有地铁专家提出了H市在建地铁施工本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基坑的开掘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是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须在受控的状态:三是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
据调查,在湘湖站的施工设计中,工程被分成了38段施工段,每段由7.8米到8.9米不等。负责保管图纸的工作人员认为,如此松软的土质,挖得太深太快,正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说,塌陷事故中死人最多的地段约有30米左右,由于施工仓促,工地没来得及打地板,上有马路,东有小河,底板又没做,焊接的钢支撑只能支撑上面的力量。根本挡不住两边挤过来的压力。另一位曾参与外地地铁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最南端开始,南端还没有做完底板工程。所以率先崩溃,我们钢筋班的绞丝工当时在北边。那边刚好已做好了底板,抵挡住淤泥在地下冲击过来的压力,才能够逃生。”他还表示,以前在上海施工时,土挖进去一点。马上就有一个支撑撑上去,每隔3米就有一个,以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来,接着才会继续挖土。
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由H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上海中鑫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代为招标的“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一滨康路站(19号盾构)”工程,原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年12月,而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复同意开工建设的文件中,H地铁1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也是出于施工方的利益考虑。中标额是固定的,而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日计酬,在此情况下。工期越短。对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越有利。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做法,必然需要其他成本补位。
在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后来还把部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查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
多名民工证实.如此大的施工场地,只有一架由钢管焊成的一米宽移动梯可供上下。事发后,大家各自奔命。却发现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安全通道,很多人被闷在里面.根本没办法出来。
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也承认,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地面出现的小幅沉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尽管他们也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但专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无法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他一再强调,事故原因主要是事发地段土质比较复杂,也承认在施工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不过由于地铁赶工期,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事发工地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证实,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
在全国工程建筑市场盛行最低标中标的情况下,以低价夺标后的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转包已成惯例。“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地铁施工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转包的一般做法是,公司成立项目部,由少数资深工程师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中标后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用不同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的农民工。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在11月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人数不过3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0A,。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农民,质量可想而知。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路线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H市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塌陷事故后.围绕事故责任的归属问题,施工方中×集团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场争论发生在施工方中×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之间。11月17日,施工方地铁一号线湘湖线项目部首次向媒体通报时,采用了王院士的观点,将事故原因归结为特殊土质造成的,并认为这属于突变情况,之前没有预料到。
塌陷后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先后赶到事故现场,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两位副总理李克强、张德江的分别批示,更是让大家感到此事的重量。11月16日.在召开的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第一个专题会议上,H市委领导对外宣布,“在信息发布上,必须承诺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不瞒报、不漏报失踪、伤亡人数……市委、市政府绝不允许出现瞒报、漏报或‘私下处理’等现象”。
施工方认为,地铁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无明显失误。而H市地铁集团认为,设计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王院士随后接受中央电视台电话采访时,称“拍脑袋”、“图便宜”、“赶工期”、“领导意见替代科学决策”等因素是导致H市地铁工地事故的原因所在。王院士解释说。江南的地质比较差,按照地铁施工惯例,设计的时候一般要求是封闭的,像H市地铁这种开放式明挖的办法,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地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塌就一大片。更可怕的是,在湘湖站附近还有湖、河流和主干道,完全不具备开放施工的条件。从这次塌陷的工地设计图分析,仅有0.8米的防水墙,在本该放横撑的地方只加了块钢板,显然没考虑到开放施工和通行等问题。如果设计时考虑这些问题的话,就必须要设计挡土墙.挡土墙起码得1.5米到2米厚,同时还须每隔三匹米打一个桩。先做桩,桩上再做挡土墙.而且连续墙后面要有水平的腰梁,每隔3米还要有很多横撑,连续墙6米一个接头。设计上的先天不足、长期下雨、再加上下水管渗漏.造成了一个滑动面。这个滑动面在四车道的压力下,往塌陷处挤压,由于设计的是防水墙而非挡土墙,最后才发生了管涌现象。王院士总结说,如果没水,下雨小点,还能碰大运。但现在有动荷载的情况下,迟早会出问题。
业主方对上述说法予以坚决反驳。在一份公开的材料中,业主方反驳说,相关方案均通过国内知名专家的现场踏勘和深入论证.决不是“随便”的方案。业主方称,采用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明挖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围护结构施工容易、工艺成熟、支护刚度大.尤其适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并举例说,类似的办法在上海、广州建设地铁时也取得过成功。明挖法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较强的。可有效避免城市中心区域的“大拆大建”。
11月19日,王院士再度面对公众,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客观,分析了施工方存在的问题。“业主方有些技术方面不懂,也不能怨他们。作为施工方,在没把严重性说清楚的情况下仍坚持是不对的,且施工方的施工流程也有问题,开挖一段15米左右,就要马上做底板。可惜的是为了赶工期,底板没及时做。但即使设计方有问题,只要有经验,也能避免。”王院士举例说,他在南京曾有过成功的经验.当时是在开挖的时候,一次只做10米,并不断加固底板,最终令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另外,地铁施工特别要注意人少上,要机械化挖土,并随时注意观测,而这次出现事故的施工工地开挖得面积大、人也多,开挖六十多米,七十多人在下面,这样的情况,最终死了21人,已算不幸中的万幸。
争吵进一步升级。H市地铁集团承认.选择明挖法是因为其造价相对经济,采用暗挖法的成本造价要贵30%,且工期也要慢近一半。王院士认为,除了经济原因。赶工期也是悲剧发生的罪魁之一。
“又想赶工期,又想成长低,就是因为你考虑省钱,这样要防止事故也难。”王院士称。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的问题在全国很普遍,业内所有的人都知道,业主总是不断压价,而且选最低标。他举例说,像盾构区间的成本,现在3万元每米都有点不够,但H市一些地方甚至不到3万元每米,而在广州4.5万元就比较合理。地铁每公里最少也要在5亿元以上,其中机电设备,不能超过2亿元.土建不能少于3亿元。这个价钱还是10年前的,现在物价上涨,价钱还要更高。
王院士认为,施工单位有时也很无奈.他们不单是责任人,有时也是受害者。依照惯例,整个施工应以施工单位为主体,施工单位所提的方案和建议应在建设方主持下由施工方、监理方参加,并补充完善.最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认可。因为施工单位懂行且长期在现场,最了解情况。但此次H市的做法,恰恰与之相反,是“外行领导内行”。
据施工方中×集团介绍,本来合同是3年建成,后来改为2年。结果由于拆迁遇到麻烦,进场施工时间又拖了半年,实际就是一年半。在此情况下,施工方只能加快进度。而低价的结果,找农民工或者包出去,都成了“正常”的选择。
H市地铁集团针锋相对,否认了相关指责。他们认为自己的工期安排科学合理,地铁1号线工期为5年,计划用3年时间洞通,两年时间轨通、电通、车通。虽然湘湖车站的长度较一般地铁车站长,但只要施工组织合理.24个月左右完成施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对于造价,H市地铁集团则澄清说。地铁1号线是一条既有地下,又有高架和地面线.且以明挖为主的线路,22公里中,有6.2公里的高架线和0.5公里的地面线,而高架线的造价一般每公里仅2亿~2.5亿元。因此,杭州地铁2号线每公里约4.6亿元的造价是比较适宜的,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及初步设计审查也肯定了这一经济指标,而且工程费用是由施工单位自主报价,不存在压低费用问题。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的位于地铁二、八号线东晓南路隧道上方的一栋六层居民楼突然下陷并发生倾斜。事发后,该楼及相邻两栋楼房的123名居民被紧急疏散,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怀疑事故由地铁施工引起,地铁工地随即停工。相关部门对出事楼房进行监测,地铁公司的监测人员表示将持续24小时不问断观测,每隔两小时出一份观测结果,直到楼体稳定。从5日早晨8时至12时,其观测结果显示,楼体的最大沉降为1mm左右,监测人员表示,沉降1mm应该是正常范围。
10年前,广州地陷还算一个大新闻,但如今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尤其是2008年以来广州地陷事故频发。从荔湾区桥中的多次塌陷,到金沙洲、夏茅、嘉和、再到东晓南路,人们的记忆中与地陷有关的地名越来越多,而几乎每一次都与地下施工有关。
2008年,由于荔湾区桥中地区接连出现地陷房塌事故,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监测人员至今仍在该地区搜集相关数据。监测专家陈××带着观测人员在这带寻找地标。一个点一个点作记号。“测控坐标都是很精确的,只有精确才能避危险,”陈××介绍说,“我们每次开工之前都有周详的选点勘测,虽然不可能密密麻麻地设置到每一个点,但这绝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广州地铁设立了安全监察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120人,其中有近五十名安全巡查员,负责对全市所有在建地铁线路施工点每天逐个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从2008年10月开始,广州地铁还开展了夜间安全生产巡查。由于广州地质条件比较复杂,2008年初,广州地铁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控小组.由专家对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进行把关。
据了解,广州地铁在国内地铁界首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并抽调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广州地铁总公司还专门请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每个在建项目进行监测,核查各承建商所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根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最新统计,2008年广州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7宗,其中地面塌陷11起。地质灾害数量明显超过往年,造成的损失也比往年大幅提高。
对此,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介绍说,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历程来看,962年广州的第一份地质勘探报告指出,广州地质条件表现为地形地貌起伏多变,地层岩性复杂多样的独特特征,三大地质难题广州全部都有:一是广州发育了多条断裂,地铁线路经过的断裂有十多条。断裂带最大的问题是岩体破碎,相对周边完整的基岩属于软弱夹层。在隧道施工时容易造成涌水、突水等工程事故;二是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多。当遇水浸泡时,该土层会迅速软化以及崩解、流淌,会造成涌水等事故;三是广州市西北部存在大量的石灰岩和溶洞。这些地方涌水量很大,险情发生时止水、堵水等都极难进行。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层相对单一的城市比较起来,广州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难度更高。
1965年广州成立地下电车工程建设指挥部。筹资1300万元上项目,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工程。当时规划的地铁是南北走向,把中心区域连接起来.运用的是传统的矿山法。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只挖了3米宽.2.85米高,8公里长的一条隧道就报废了,广州修建地铁的想法只能搁浅。
进行地质调查是修建地铁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广州地铁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覆盖了广州各区,至今已积累上万个钻孔资料。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表示,“从一号线到在建线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铁线路的合理埋深研究与工法研究。这些工作主要是看是否有稳定的地层。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只有地质报告通过了。我们才能开展下面的施工方案。”
在这一历程中,广州地铁始终没能找到适合本地地貌的典型通用工法。上世纪90年代初,盾构法兴起,广州地铁开始在一号线建设中尝试使用盾构法,效果不错。据悉,1999年以后,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大量采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如今,在广州已开通的地铁线路中,使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约75.3单线公里。
一号线经过的多是老城区。房屋密集,且大量陈旧的房屋就在地铁沿线上,为此,广州地铁建立了房屋、高架桥的评估检测体系。“当时对许多沿线建筑都进行了全过程的检测,在施工前就开始进行鉴定,施工工程中,一旦发现开裂或是下沉我们都会及时应对,停工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已经成为一条政策运用到后来的所有线路的施工中。”陈××也表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检测还在不断完善中。对于目前施工中时有发生的开裂等问题,他坦诚地说:“这的确时有发生,我们必须承认。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客观上广州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二是各种施工工法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会千方百计的保证市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并做好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这是我们修建地铁的大前提。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从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就把安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比如地铁的建设必须要考虑避开地震带、容易发生塌方事故的土层以及排水系统等。有资料显示,东京的地铁建设必须进行慎密细致的调研,首先要在选址和建设地点方面征求设计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危机管理等领域专家的意见。日本用法律来规定地铁建设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建立劳动安全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地铁建设也不例外。日本的监察机构十分重视安全的前期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地铁施工人员的培训几乎是由全社会来承担,而不仅是地铁公司一家的事,社会的培训使工人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且不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2001年六月出台的《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规定,对地下建筑物在承载能力方面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
布鲁塞尔市地铁建设所用资金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家与城市的财政支出、在保证设备、车辆、运营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地铁建造成本。布鲁塞尔跨区运输公司副总工程师帕斯卡说地铁建设将高效、舒适、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是布鲁塞尔市发展地铁及其他公共交通始终遵循的原则。
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中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楚,语言流畅。
5 解析题 25.00分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在2008年11月出台了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如此庞大的款项,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统计表明,2008年11月在建、拟建以及筹建城轨的城市达40余座,筹备建设城轨的城市规划线路也超过了1700公里,加上目前在建的线路。我国城轨线路将达到3400公里。据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城市规划的60多条线路中,地铁占72%,轻轨占10%。由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
地陷,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是地面沉降的一种。近年来,这一特殊地质现象频现广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天津等数十个城市。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地陷灾害,沉降面积达到9.4万平方千米,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
应当引起警惕的是,地陷并非仅属天灾,而是与现代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日趋膨胀、建设日臻高峰,发生地陷的可能性加大。过度抽取地下水、铺设地下管道、修建地铁、建设高楼等现代化建设工程一旦缺乏规划与防护,极可能引起更多的地陷发生。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的研究值得我们深思.他认为安全事故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因素所致,10起属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所致。地质专家们也一致认为.众多城市发生地陷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点20分,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现场路基下陷6米。来自工地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泄而下。最终造成21人死亡。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有专家认为H市整体上属于冲击型平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当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偏高.土质以沙层粉土为主。这种土遇水后本来就像牙膏一样容易坍塌,如果从地面向下挖19米深,两侧的维护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流沙地质容易导致基坑坍塌。
然而,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在流沙土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11月18日有地铁专家提出了H市在建地铁施工本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基坑的开掘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是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须在受控的状态:三是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
据调查,在湘湖站的施工设计中,工程被分成了38段施工段,每段由7.8米到8.9米不等。负责保管图纸的工作人员认为,如此松软的土质,挖得太深太快,正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说,塌陷事故中死人最多的地段约有30米左右,由于施工仓促,工地没来得及打地板,上有马路,东有小河,底板又没做,焊接的钢支撑只能支撑上面的力量。根本挡不住两边挤过来的压力。另一位曾参与外地地铁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最南端开始,南端还没有做完底板工程。所以率先崩溃,我们钢筋班的绞丝工当时在北边。那边刚好已做好了底板,抵挡住淤泥在地下冲击过来的压力,才能够逃生。”他还表示,以前在上海施工时,土挖进去一点。马上就有一个支撑撑上去,每隔3米就有一个,以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来,接着才会继续挖土。
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由H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上海中鑫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代为招标的“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一滨康路站(19号盾构)”工程,原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年12月,而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复同意开工建设的文件中,H地铁1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也是出于施工方的利益考虑。中标额是固定的,而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日计酬,在此情况下。工期越短。对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越有利。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做法,必然需要其他成本补位。
在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后来还把部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查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
多名民工证实.如此大的施工场地,只有一架由钢管焊成的一米宽移动梯可供上下。事发后,大家各自奔命。却发现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安全通道,很多人被闷在里面.根本没办法出来。
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也承认,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地面出现的小幅沉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尽管他们也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但专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无法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他一再强调,事故原因主要是事发地段土质比较复杂,也承认在施工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不过由于地铁赶工期,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事发工地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证实,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
在全国工程建筑市场盛行最低标中标的情况下,以低价夺标后的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转包已成惯例。“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地铁施工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转包的一般做法是,公司成立项目部,由少数资深工程师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中标后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用不同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的农民工。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在11月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人数不过3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0A,。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农民,质量可想而知。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路线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H市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塌陷事故后.围绕事故责任的归属问题,施工方中×集团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场争论发生在施工方中×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之间。11月17日,施工方地铁一号线湘湖线项目部首次向媒体通报时,采用了王院士的观点,将事故原因归结为特殊土质造成的,并认为这属于突变情况,之前没有预料到。
塌陷后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先后赶到事故现场,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两位副总理李克强、张德江的分别批示,更是让大家感到此事的重量。11月16日.在召开的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第一个专题会议上,H市委领导对外宣布,“在信息发布上,必须承诺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不瞒报、不漏报失踪、伤亡人数……市委、市政府绝不允许出现瞒报、漏报或‘私下处理’等现象”。
施工方认为,地铁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无明显失误。而H市地铁集团认为,设计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王院士随后接受中央电视台电话采访时,称“拍脑袋”、“图便宜”、“赶工期”、“领导意见替代科学决策”等因素是导致H市地铁工地事故的原因所在。王院士解释说。江南的地质比较差,按照地铁施工惯例,设计的时候一般要求是封闭的,像H市地铁这种开放式明挖的办法,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地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塌就一大片。更可怕的是,在湘湖站附近还有湖、河流和主干道,完全不具备开放施工的条件。从这次塌陷的工地设计图分析,仅有0.8米的防水墙,在本该放横撑的地方只加了块钢板,显然没考虑到开放施工和通行等问题。如果设计时考虑这些问题的话,就必须要设计挡土墙.挡土墙起码得1.5米到2米厚,同时还须每隔三匹米打一个桩。先做桩,桩上再做挡土墙.而且连续墙后面要有水平的腰梁,每隔3米还要有很多横撑,连续墙6米一个接头。设计上的先天不足、长期下雨、再加上下水管渗漏.造成了一个滑动面。这个滑动面在四车道的压力下,往塌陷处挤压,由于设计的是防水墙而非挡土墙,最后才发生了管涌现象。王院士总结说,如果没水,下雨小点,还能碰大运。但现在有动荷载的情况下,迟早会出问题。
业主方对上述说法予以坚决反驳。在一份公开的材料中,业主方反驳说,相关方案均通过国内知名专家的现场踏勘和深入论证.决不是“随便”的方案。业主方称,采用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明挖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围护结构施工容易、工艺成熟、支护刚度大.尤其适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并举例说,类似的办法在上海、广州建设地铁时也取得过成功。明挖法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较强的。可有效避免城市中心区域的“大拆大建”。
11月19日,王院士再度面对公众,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客观,分析了施工方存在的问题。“业主方有些技术方面不懂,也不能怨他们。作为施工方,在没把严重性说清楚的情况下仍坚持是不对的,且施工方的施工流程也有问题,开挖一段15米左右,就要马上做底板。可惜的是为了赶工期,底板没及时做。但即使设计方有问题,只要有经验,也能避免。”王院士举例说,他在南京曾有过成功的经验.当时是在开挖的时候,一次只做10米,并不断加固底板,最终令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另外,地铁施工特别要注意人少上,要机械化挖土,并随时注意观测,而这次出现事故的施工工地开挖得面积大、人也多,开挖六十多米,七十多人在下面,这样的情况,最终死了21人,已算不幸中的万幸。
争吵进一步升级。H市地铁集团承认.选择明挖法是因为其造价相对经济,采用暗挖法的成本造价要贵30%,且工期也要慢近一半。王院士认为,除了经济原因。赶工期也是悲剧发生的罪魁之一。
“又想赶工期,又想成长低,就是因为你考虑省钱,这样要防止事故也难。”王院士称。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的问题在全国很普遍,业内所有的人都知道,业主总是不断压价,而且选最低标。他举例说,像盾构区间的成本,现在3万元每米都有点不够,但H市一些地方甚至不到3万元每米,而在广州4.5万元就比较合理。地铁每公里最少也要在5亿元以上,其中机电设备,不能超过2亿元.土建不能少于3亿元。这个价钱还是10年前的,现在物价上涨,价钱还要更高。
王院士认为,施工单位有时也很无奈.他们不单是责任人,有时也是受害者。依照惯例,整个施工应以施工单位为主体,施工单位所提的方案和建议应在建设方主持下由施工方、监理方参加,并补充完善.最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认可。因为施工单位懂行且长期在现场,最了解情况。但此次H市的做法,恰恰与之相反,是“外行领导内行”。
据施工方中×集团介绍,本来合同是3年建成,后来改为2年。结果由于拆迁遇到麻烦,进场施工时间又拖了半年,实际就是一年半。在此情况下,施工方只能加快进度。而低价的结果,找农民工或者包出去,都成了“正常”的选择。
H市地铁集团针锋相对,否认了相关指责。他们认为自己的工期安排科学合理,地铁1号线工期为5年,计划用3年时间洞通,两年时间轨通、电通、车通。虽然湘湖车站的长度较一般地铁车站长,但只要施工组织合理.24个月左右完成施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对于造价,H市地铁集团则澄清说。地铁1号线是一条既有地下,又有高架和地面线.且以明挖为主的线路,22公里中,有6.2公里的高架线和0.5公里的地面线,而高架线的造价一般每公里仅2亿~2.5亿元。因此,杭州地铁2号线每公里约4.6亿元的造价是比较适宜的,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及初步设计审查也肯定了这一经济指标,而且工程费用是由施工单位自主报价,不存在压低费用问题。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的位于地铁二、八号线东晓南路隧道上方的一栋六层居民楼突然下陷并发生倾斜。事发后,该楼及相邻两栋楼房的123名居民被紧急疏散,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怀疑事故由地铁施工引起,地铁工地随即停工。相关部门对出事楼房进行监测,地铁公司的监测人员表示将持续24小时不问断观测,每隔两小时出一份观测结果,直到楼体稳定。从5日早晨8时至12时,其观测结果显示,楼体的最大沉降为1mm左右,监测人员表示,沉降1mm应该是正常范围。
10年前,广州地陷还算一个大新闻,但如今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尤其是2008年以来广州地陷事故频发。从荔湾区桥中的多次塌陷,到金沙洲、夏茅、嘉和、再到东晓南路,人们的记忆中与地陷有关的地名越来越多,而几乎每一次都与地下施工有关。
2008年,由于荔湾区桥中地区接连出现地陷房塌事故,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监测人员至今仍在该地区搜集相关数据。监测专家陈××带着观测人员在这带寻找地标。一个点一个点作记号。“测控坐标都是很精确的,只有精确才能避危险,”陈××介绍说,“我们每次开工之前都有周详的选点勘测,虽然不可能密密麻麻地设置到每一个点,但这绝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广州地铁设立了安全监察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120人,其中有近五十名安全巡查员,负责对全市所有在建地铁线路施工点每天逐个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从2008年10月开始,广州地铁还开展了夜间安全生产巡查。由于广州地质条件比较复杂,2008年初,广州地铁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控小组.由专家对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进行把关。
据了解,广州地铁在国内地铁界首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并抽调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广州地铁总公司还专门请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每个在建项目进行监测,核查各承建商所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根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最新统计,2008年广州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7宗,其中地面塌陷11起。地质灾害数量明显超过往年,造成的损失也比往年大幅提高。
对此,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介绍说,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历程来看,962年广州的第一份地质勘探报告指出,广州地质条件表现为地形地貌起伏多变,地层岩性复杂多样的独特特征,三大地质难题广州全部都有:一是广州发育了多条断裂,地铁线路经过的断裂有十多条。断裂带最大的问题是岩体破碎,相对周边完整的基岩属于软弱夹层。在隧道施工时容易造成涌水、突水等工程事故;二是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多。当遇水浸泡时,该土层会迅速软化以及崩解、流淌,会造成涌水等事故;三是广州市西北部存在大量的石灰岩和溶洞。这些地方涌水量很大,险情发生时止水、堵水等都极难进行。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层相对单一的城市比较起来,广州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难度更高。
1965年广州成立地下电车工程建设指挥部。筹资1300万元上项目,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工程。当时规划的地铁是南北走向,把中心区域连接起来.运用的是传统的矿山法。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只挖了3米宽.2.85米高,8公里长的一条隧道就报废了,广州修建地铁的想法只能搁浅。
进行地质调查是修建地铁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广州地铁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覆盖了广州各区,至今已积累上万个钻孔资料。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表示,“从一号线到在建线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铁线路的合理埋深研究与工法研究。这些工作主要是看是否有稳定的地层。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只有地质报告通过了。我们才能开展下面的施工方案。”
在这一历程中,广州地铁始终没能找到适合本地地貌的典型通用工法。上世纪90年代初,盾构法兴起,广州地铁开始在一号线建设中尝试使用盾构法,效果不错。据悉,1999年以后,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大量采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如今,在广州已开通的地铁线路中,使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约75.3单线公里。
一号线经过的多是老城区。房屋密集,且大量陈旧的房屋就在地铁沿线上,为此,广州地铁建立了房屋、高架桥的评估检测体系。“当时对许多沿线建筑都进行了全过程的检测,在施工前就开始进行鉴定,施工工程中,一旦发现开裂或是下沉我们都会及时应对,停工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已经成为一条政策运用到后来的所有线路的施工中。”陈××也表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检测还在不断完善中。对于目前施工中时有发生的开裂等问题,他坦诚地说:“这的确时有发生,我们必须承认。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客观上广州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二是各种施工工法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会千方百计的保证市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并做好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这是我们修建地铁的大前提。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从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就把安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比如地铁的建设必须要考虑避开地震带、容易发生塌方事故的土层以及排水系统等。有资料显示,东京的地铁建设必须进行慎密细致的调研,首先要在选址和建设地点方面征求设计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危机管理等领域专家的意见。日本用法律来规定地铁建设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建立劳动安全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地铁建设也不例外。日本的监察机构十分重视安全的前期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地铁施工人员的培训几乎是由全社会来承担,而不仅是地铁公司一家的事,社会的培训使工人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且不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2001年六月出台的《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规定,对地下建筑物在承载能力方面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
布鲁塞尔市地铁建设所用资金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家与城市的财政支出、在保证设备、车辆、运营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地铁建造成本。布鲁塞尔跨区运输公司副总工程师帕斯卡说地铁建设将高效、舒适、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是布鲁塞尔市发展地铁及其他公共交通始终遵循的原则。
请以事故调查组成员身份,就材料中施工方和业主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争论,给H市政府写一份简报,篇幅不超过350字。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楚,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