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实务-化工安全

考试试题

[多选题]H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始建于2011年,现有职工700人,建有80x104Va烧碱及附属装置。涉及的生产工艺有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加氢工艺。主要生产销售液氯、烧碱、盐酸、PVC树脂、氢气等危险化学品。H公司烧碱的生产是用隔膜电解法工艺,此工艺具有爆炸、燃烧、中毒、灼伤与易触电等特性及危险性。具体工序分为化盐、电解、蒸发、氯氢处理和固碱。具体如下:(1)化盐。化盐是烧碱生产的第1道工序,将食盐加水化成盐水,并加有关试剂,除去盐中的杂质,再经沉淀得到合格的精制盐水。(2)电解。电解工序是烧碱生产中安全工作的重点岗位之一,将盐水由高位槽进预热器加热到80~90℃,由盐水总管经各列支管送至每个电解槽,用内装螺旋三芯的玻璃喷卷喷成雾滴状,盐水在电解槽内控制一定的液面,在500V直流电压下,对氯化钠水溶液进行电解。在阳极上生产氯气,由电解槽顶部导出,送往氯气干燥工序。在阴极上生产氢气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气由阴极槽顶部导出,经过干燥冷却后用氢气压缩机送至部门;氢氧化钠溶液由导管汇入计量槽,用计量泵送往蒸发工序。(3)蒸发。蒸发是将电解液通过加热将水分蒸发掉,以提高碱浓度,除去电解液带过来的氯化钠并提高碱液的质量。(4)氯、氢处理及输送。刚从电解槽出来的氯气、氢气纯度较低并含有水蒸气,必须进行处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对H公司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存在下列问题:(1)化盐桶、各处人行天桥防护栏杆年久失修、腐蚀严重。(2)氢气压缩机取样处氢气微量不间断泄漏。(3)部分电气设备线路腐蚀严重。(4)电解系统、盐水系统部分接地线脱落。(5)销售产品包装上未粘贴、拴挂化学品安全标签。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在进行整改过程中,H公司更换化盐桶、人行天桥防护栏杆,采取了气割、电焊作业,其中栏杆高度可达15m,H公司应办理的许可手续是( )。
[解析题]某时间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当即燃烧,持续17h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试分析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 2.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 3.试分析引发此次事故的第一点火源和原因。 4.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