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00分

(案例分析题,20分) 小明,1 7岁,某职校学生。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明返校读书,但...

(案例分析题,20分)


小明,1 7岁,某职校学生。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明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明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明至今没有返校。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明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小明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小明有哪些服务需求?


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问答题 1.00分

(案例分析题,20分)


小军,15岁。其父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


期中考试时,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


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


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


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吧,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


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


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


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


接案面谈就此结束。


问题:


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