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题量:24题
题型:单选题, 问答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其他, 此试卷为参加"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其他"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1 解析题 22分
阅读七年级课文《济南的冬天》两个教学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环节一:走进济南度冬天

1.课堂导入。不管你住在北京,住在伦敦,还是住在热带,住在温带,只要你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对济南这座城市神往不已,一定会满望到济南去度过冬天。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济南度过诗意的冬天吧。

2.简介老舍。

3.你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形成共识——温晴。

4.从各段中找出扣住“温睛”描写的句于,并梳理课文内容。

师生共同梳理出如下内容:

阳光朗照的山 摇篮 暖和安适

薄雪覆益的山 雪草 水纹花衣

城外远山小村 水墨画

冒着热气的水 不结冰

环节二:万水千山也温情

1.济南的冬天是温睛的,山山水水都在温和睛朗之中。它们也应该有了情感,有了生命的灵动,也应该温情脉脉了,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找出文中这样的美句,读一读,品一品表达之妙。教师预设如下句于: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差,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山水水的温情其实是谁在传达感情?
教师设计“环节二”的意图有哪些? (10分)
2 解析题 22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行,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奇树萃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滩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大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探究,练习】

一、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单元介绍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舒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 40 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 分)
3 解析题 22分
阅读七年级课文《济南的冬天》两个教学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环节一:走进济南度冬天

1.课堂导入。不管你住在北京,住在伦敦,还是住在热带,住在温带,只要你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对济南这座城市神往不已,一定会满望到济南去度过冬天。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济南度过诗意的冬天吧。

2.简介老舍。

3.你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形成共识——温晴。

4.从各段中找出扣住“温睛”描写的句于,并梳理课文内容。

师生共同梳理出如下内容:

阳光朗照的山 摇篮 暖和安适

薄雪覆益的山 雪草 水纹花衣

城外远山小村 水墨画

冒着热气的水 不结冰

环节二:万水千山也温情

1.济南的冬天是温睛的,山山水水都在温和睛朗之中。它们也应该有了情感,有了生命的灵动,也应该温情脉脉了,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找出文中这样的美句,读一读,品一品表达之妙。教师预设如下句于: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差,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山水水的温情其实是谁在传达感情?
“环节一”围绕“温睛”梳理课文内容有什么作用?(10分)
4 解析题 22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行,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奇树萃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滩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大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探究,练习】

一、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单元介绍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舒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 40 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角度,写出你对《小石潭记》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5 解析题 2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

1. 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歌唱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次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 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79 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 年作者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直至去世。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 你可知道哪些关于蝈蝈的信息?(可引导学生查资料)

环节二

1. 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2. 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环节三

1. 速读,你从文中获得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声、形、斗、食、居。

2. 作者告诉你们的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并说说你受 到的启发吗?(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意识)

环节四

1.《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靡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你呢?你能从中体会到这一点吗?

2. 再读默读,品味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

3. 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4. 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引导,注意把握两点:

(1)对蝈蝈的称呼:“如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送蝈蝈其他的雅称吗?

(2)拟人手法: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5. 小结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幽默,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蝈蝈的特征。

环节五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请你也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
(1)梳理教学过程,概括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10 分)

(2)请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指出并评析该教学案例的一条优点。(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