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卷4

题量:21题
题型:单选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卷4, 此试卷为参加"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卷4"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1 解析题 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案例: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哪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教师板书:清、静、悲京)
师:文章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通过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呜、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通过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目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师:回答得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花朵。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可是作者又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
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得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谁能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的很好,这幅画面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还有些许凄冷、孤独。
(2)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得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3)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 “神”又是什么 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到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作者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了。
(4)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道没有“北国的秋”浓厚。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那么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问题:
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实录的片段,阅读并进行评析。
2 解析题 15分
案例:
阅读下面学生的作文,完成第题。
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①他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他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他有承担大国重任的脊梁,他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步伐。他是屹立于时代巅峰的巨人,亦是亦步亦趋的躬行者。他在翻滚的岁月车轮旁抖落满身灰尘,在不息的时光长河岸洗净风雨疲惫。他是泱泱大国千年传承,他是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②他束起凌乱的长发,披上遮体裘衣;结绳以记事,刻骨以铭文,铸鼎而铭记。终有那世袭替代禅让,高低贵贱始有分剐,赢得大国“礼仪之邦”的赞誉。铁犁牛耕种下文明的种子,耧车筒车播散勤劳的琼浆,造纸印刷记录踽踽独行的步伐,司南火药打开新的时代——那是远古时期的大国范儿——是开天辟地的勇气和开创家园的智慧。
③江山代改,人才辈出。前有唐太宗厉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后有唐玄宗政治清明开启开元盛世。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疑,则骨肉不免仇敌。”——那是唐宋盛世的大国范儿——是开放包容的气度和繁荣富强的姿态。
④在自大与固执中。枪炮声响彻耳畔。富饶瑰丽的土地竞已满目疮痍,开天辟地的时代巨人今却遍体鳞伤。痛苦的呻吟中,雄狮觉醒。洋务运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引进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或许这有些残酷,但只有看着前方的人渐行渐远的身影,跌倒的巨人就会不甘地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前行——那是不甘落后的拼劲和奋起直追的毅力。
⑤岁月蹉跎,时光流转。如今的他国力强盛、黎民安康,却更不忘承担时代责任。亚丁湾护航打击恐怖势力,不畏强权放飞和平白鸽;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承担责任不学戚戚小人。国内改革全面起航,一蝇一虎难逃法律之眼:引领国际沟通交流,亚投行其建发展平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那是逐梦年华的大国范儿——是不怕阵痛的勇气和承担责任的胸襟。
⑥我们躺在他的怀中,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仅爱他伟岸的身躯,也爱他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爱他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问题: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查看材料
3 解析题 15分
案例:
阅读下面学生的作文,完成第题。
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①他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他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他有承担大国重任的脊梁,他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步伐。他是屹立于时代巅峰的巨人,亦是亦步亦趋的躬行者。他在翻滚的岁月车轮旁抖落满身灰尘,在不息的时光长河岸洗净风雨疲惫。他是泱泱大国千年传承,他是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②他束起凌乱的长发,披上遮体裘衣;结绳以记事,刻骨以铭文,铸鼎而铭记。终有那世袭替代禅让,高低贵贱始有分剐,赢得大国“礼仪之邦”的赞誉。铁犁牛耕种下文明的种子,耧车筒车播散勤劳的琼浆,造纸印刷记录踽踽独行的步伐,司南火药打开新的时代——那是远古时期的大国范儿——是开天辟地的勇气和开创家园的智慧。
③江山代改,人才辈出。前有唐太宗厉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后有唐玄宗政治清明开启开元盛世。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疑,则骨肉不免仇敌。”——那是唐宋盛世的大国范儿——是开放包容的气度和繁荣富强的姿态。
④在自大与固执中。枪炮声响彻耳畔。富饶瑰丽的土地竞已满目疮痍,开天辟地的时代巨人今却遍体鳞伤。痛苦的呻吟中,雄狮觉醒。洋务运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引进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或许这有些残酷,但只有看着前方的人渐行渐远的身影,跌倒的巨人就会不甘地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前行——那是不甘落后的拼劲和奋起直追的毅力。
⑤岁月蹉跎,时光流转。如今的他国力强盛、黎民安康,却更不忘承担时代责任。亚丁湾护航打击恐怖势力,不畏强权放飞和平白鸽;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承担责任不学戚戚小人。国内改革全面起航,一蝇一虎难逃法律之眼:引领国际沟通交流,亚投行其建发展平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那是逐梦年华的大国范儿——是不怕阵痛的勇气和承担责任的胸襟。
⑥我们躺在他的怀中,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仅爱他伟岸的身躯,也爱他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爱他巍巍中华。大国范儿。
问题:

请指出本文的两个优点,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查看材料
4 解析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节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课文介绍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八课,同单元的课文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
单元导读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 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I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级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
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重难点。
查看材料
5 解析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节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课文介绍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八课,同单元的课文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
单元导读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 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I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级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
问题: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查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