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摸底测试卷3

题量:31题
题型:单选题, 问答题
试卷简介: [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摸底测试卷3, 此试卷为参加"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高中]2023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摸底测试卷3"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4 问答题 24分
阅读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内容。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由于人们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物链被割断,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相当一部分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许多动物和植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存在了30多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演化,产生过、也灭绝过许多物种,但这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损害。
(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例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目前,各种各样的污染已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危害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大气污染是指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亦称颗粒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它们主要由燃烧煤和石油类物质产生。大气污染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物有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摘自某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