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题量:30题
题型:单选题, 问答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初中]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此试卷为参加"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初中]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3 问答题 0分
材料:
某教师选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开展“模拟眼球成像及探究近视形成”的教学过程如下。
上课时,教师先统计班级戴眼镜学生的人数,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什么时候戴上眼镜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板书本节课的主题:近视形成的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将凸度较小的一个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全班统一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如750px处的位置,每个小组的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也固定在一个位 置,比如1250px处。把光具座上的电蜡烛打开。移动电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像为止,根据该现 象,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产生近视的可能原因,并作出假设。学生容易提出“近视与晶状体的凸度有关”的假设,但不易提出“近视与眼球前后径有关”的假设。在制订计划前,教师做适当引导后再补充第二种假设。
学生根据假设制订的探究计划如下:①记录电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之间的距离;②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③前后移动电蜡烛,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记录下电蜡烛与透镜之间的距离;④恢复电蜡烛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记录下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⑤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记录,完成之后,恢复透镜、光屏的距离,把组内学生的不同度数(度数相差越大越好)的眼镜放在透镜前面,然后分别移动电蜡烛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物像为止,分别记录眼镜的度数和电蜡烛所在的位置。
学生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近视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生活体验交流预防近视的措施。请回答28-28题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用到的探究技能。(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过程。(10分)
4 解析题 0分
材料: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课的教学反思
某教师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课后,与备课组教师进行了探讨,并做了如下反思与探究。
1.备课过程中对学习目标的设定不够具体和明确,导致部分学习活动指向性不明,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达成。
改进:将教学目标详细分解为知识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能量),能力目标(进行食物中能量的测定, 尝试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及改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爱护实验仪器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明确,学生参与度不高。
改进: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分小组合作,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使得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
3.原理步骤讲解得不透彻,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实验。课堂中学生不注意听教师的原理讲解,急于开始做实验。
改进:把学生被动地听原理讲解变为主动地思考问题——水温升高需要的热量来自哪里?如何根据水温升高的度数来计算其获得的热量?教师提供辅助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科学依据。
4.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操作要求不够了解,盲目动手,出错的环节和重复工作过多,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归纳小结、拓展提升环节未能按时进行。
改进: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提前准备好实验装置及相关材料;请学生在黑板上直接填写数据统计表,避免数据的重复记录。
5.学情把握不准确,导致实验教学放得开,收不拢。
教师未能了解到学生已有的探究基础较差,过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单一变量原则体现不好,严重影响了实验结果,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
改进:提前准备好实验设计关键点的思考题引领学生思考,逐步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结束后请实验成功的小组分享成功经验。
6.未能准确把握重难点,导致教学目标达成度不佳。
改进: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但是课堂中大量的时间用在学生对热量单位的换算。教师可给出单位换算的要点提示,节省更多的时间给师生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此同时,将讨论的问题和反馈练习提前布置到各组,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
请回答29-29题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师反思了教学中哪几方面的内容。(12分)
(2)结合材料分析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8分)
千题库百度小程序 百度扫一扫练题
千题库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千题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