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2020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押卷1

题量:19题
题型:单选题, 问答题, 解析题
试卷简介: [高中] 2020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押卷1, 此试卷为参加"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的考生提供的"[高中] 2020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押卷1"的答案和解析。

试题预览

4 解析题 24分
阅读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内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城市商业区集中在市中心,有的却比较分散;有的工业区离市中心较近,有的却较远;住宅区有的紧靠工业区,有的却远离工业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图2.8)。



实际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图2.9)。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例如,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摘自某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1)试对本阶段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