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试试题

[解析题]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ZK10+000~ZK10+800,右洞起讫桩号:YK10+000~YK10+820,隧道最大埋深 220m,地下水不发育,隧道部分地段地质情况为:左洞ZK10+100~ZK10+200 段,岩性为强风化钠长石英片石,岩体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Q 为 235;右洞 YK10+300~YK10+500 段,岩性为中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硬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 300,右洞进口 YK10+000~YK10+150 为 V 级围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左洞进口洞门采用端墙式,进口明洞左侧采用偏压墙,洞口施工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①仰坡开挖及防护;②截水沟开挖、铺砌;③边坡开挖及防护;④偏压墙开挖、浇筑混凝土;⑤管棚成孔、装管、注浆;⑥套拱施工。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定并经总监办批准了监控量测方案,方案明确了预警机制,分散及管理,V 级围岩位移预警管理等级见表 1。 表 1 V 级围岩位移预警管理等级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纳入Ⅰ级管理:①连续 3 天拱顶沉降量大于 2mm;②1 天拱顶沉降量大于 20mm。 隧道施工过程中,右洞 YK10+100(位于 V 级)围岩段处,拱顶沉降观测成果见表 2。 表 2 拱顶沉降观测成果 事件四: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做了以下工作: (1)施工前,施工单位依据风险评估结论,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2)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要求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 120m,V 级围岩不得超过 90m。 (3)隧道开工前,项目部仅对隧道工区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 【问题】 1.分别判断左洞 ZK10+100~ZK10+200 段和右洞 YK10+300~YK10+500 段围岩级别,并分别写出两段隧道洞身的开挖方式。 2.写出事件一中工序①~⑥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3.补充事件二中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检验的实测项目。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是否应发出预警?说明理由。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工作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解析题]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 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 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